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竹溪县创新赋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时间:2023-11-06 09:34:17      字体:  打印  播放

“我们企业进入竹溪以来,无论是在行政审批还是贷款融资、法律保护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保障,这增强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近日,我县一新引进企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

春山衔翠绿满溪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持续降低企业成本、全面加强要素保障,取得良好成效。

目前,我县2022年企业反馈的57条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今年共申报省级先行区改革事项7个,市级自选自创事项18个,其中省级先行区改革事项已全部完成,市级自选自创事项已完成16项,正在推进2项。

截至今年10月29日,我县共培育市场主体10107户。

从健全组织架构、明确工作重点,到完善普惠机制、企业退出机制,我县不断以创新求变思维建立起规范运转体系,以机制创新促进服务提效。

加快建设全省山区“乡村振兴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

在组织架构设计上,我县通过调整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和“指标长”分工,形成“一项指标、一名县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围绕全年重点工作,制定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百日攻坚、宣传信息、指标短板整改提升专项行动等责任清单、实施方案。与此同时,围绕全面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制订营商环境“十大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开展营商环境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先行试点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工作。

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政企餐叙会、政银企对接会等,及时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双百”“法治体检”等活动,有效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

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各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履职尽责考核内容,作为年度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不断强化“周小结、月通报、季督查、年评比”考核。

组织县直各单位、各类企业开展亲清在线平台运用培训,对平台运行情况进行督办,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渠道。

组织县领导、相关单位和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听取企业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合理诉求,为企业解难题。今年以来,举办政企餐叙会8次,共收集问题61个,已解决45个,16个正在解决。

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行营业执照“免回收”,探索长期吊销未注销强制注销路径,打造企业退出市场“极简”流程,除20日公示期外,实现即到即办、即时办结。截至目前,完成企业注销186家,其中简易注销136家,为企业累计节约时间3400天。

深化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用好湖北政务网“联审平台”,推行“多测合一”服务,出台政务服务窗口行业规范、建设工程消防图纸审查费用减免等系列制度、方案,建设项目施工许可从资料申报、资料上传、许可审批、开工放线“24小时”完成……

“近悦远来”集散地今年以来,我县不断降低企业准入成本、融资成本、经营成本,增强企业信心,助力企业发展,实现经济繁荣。通过简化企业开办程序,深化企业开办“1半0”标准(1个环节、半天办结、0成本),将医保纳入企业开办环节,打造企业开办智慧审批系统,实施企业开办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100%减材料、减跑动,目前完成新企业设立517家,免费赠送公章517套2210枚,累计为企业节省资金116842元。推动落实金融系统减费让利政策,落实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制度,实现清单之外无收费。截至10月底,全县共有21106户次纳税人享受政策红利4.39亿元。

实行不动产登记“票税(费)分离”“证缴分离”和可视化查询等改革,实现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快速办结。推行“水、电、气、网、视、讯”联动报装,落实水、气报装“零收费”,共免收用户红线外工程费用235.91万元。依托“润源水务 V服务”平台,39523户用户在云平台交纳水费,开具电子发票9.2万张。大力整治“红顶中介”,开展涉企中介收费及隐性收费专项治理行动,深化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出台政务服务窗口行业规范、建设工程消防图纸审查费用减免、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推广先行先试等系列制度方案,企业建筑许可成本进一步降低。

截至目前,走访企业80余家,完成工业“标准地”出让6宗,面积26.7275公顷。如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我县印发《关于在全县推行“金融管家”服务模式工作方案》,组建50人的金融管家团队,多途径了解企业需求,通过续贷、延缓还款时间等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截至目前,为12家企业按新产品提供融资3120万元。积极推广“政采贷”“创业贷”等创新金融产品,“政采贷”完成融资业务9笔3032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3笔17300万元,落实贴息资金692万元,为湖北华兴公司办理首笔“科担联合贷”500万元。推动降费让利政策落实,为2323家企业减免担保费311万元,县担保公司与县农商银行开展“批量担保”“再担总对总”等“见贷即保”批量担保业务73项,完成批量业务放款5563万元。

今年以来,我县通过线上线下、直播带岗等形式共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103场。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就业信息110期,对接各类用工企业88家,发布用工岗位16000余个,促使3000余人在县内企业就业。建成“零工驿站”3家。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靶向培训”,为企业输送熟练工人660名,全县13家企业与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签订“以训送工”协议,促成200人到协议企业就业。赴高校开展人才招聘,已签订聘用合约书24人,达成就业意向62人。征集大学生留(回)竹溪就业岗位1614个,线上线下开展大学生专场招聘会40余场,实现大学生留(回)竹溪1548人。

强化就业创业政策扶持,为793家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发放创业贷款1.73亿元,对274家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45.9万元,稳定岗位5816个,为5家企业吸纳30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落实社保补贴13.75万元,为6家企业吸纳12名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就业落实吸纳就业补贴2万元,为10家企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48名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8.85万元,为5家企业发放稳岗留工补助6万元。

通过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政策,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减免制度。今年以来,我县共为405家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减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金额301万元,银行保函金额53万元;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减免税费4.39亿元。

如何从行政层面、法治层面等多个层面、环节不断强化企业经营性要素保障,从而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实现企业稳步发展、经济繁荣兴盛?我县始终从改革入手,以创新赋能。

水绿山青迎朝阳政务服务下沉一线。以开展“局长进大厅现场双体验”政务服务活动为契机,持续强化行政机关党员干部责任担当,让政务服务更有质效。截至目前,我县已有31家单位主要负责人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参与“今天我值班”活动,解决企业和群众诉求80余个,收集工作建议60条,与县政务服务中心对接沟通解决问题140余个。

法治环境持续优化。为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我县印发《竹溪县2023年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持续开展涉企诉讼监督专项活动,落实落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标红走绿173045”等制度,有效化解涉企纠纷230余件,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率达到100%。通过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20%。今年以来,受理诉前鉴定案件26件,已完成鉴定程序17件,依据诉前鉴定结果成功调解案件12件,诉前调解成功率为70.6%。有关单位与全县16家重点企业“点对点”结对帮扶,走访企业130余次,帮助企业化解合同、用工等难题13个,及时为138家企业实施信用修复。与此同时,开展“三乱”专项整治行动,设置专用窗口,及时受理涉企案件。其中,县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人走访县域企业16家,累计帮助7家市场主体实现信用修复。

柔性执法规范有效推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我县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实施从轻行政处罚清单93项、减轻行政处罚清单118项、免予行政处罚清单255项、免予行政强制清单68项。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坚决整治“一刀切”“运动式”执法,建立信访、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通过规范准确推行柔性执法,让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谋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发展动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下,我县正以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为契机,向改革要动力,向服务要效率,通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马胜江 彭金枝 许辉)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