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强责任 提素质 助推科技工作新跨越——访县科技局局长谢从明

时间:2012-08-17 07:51:51      字体:  打印  播放


全县“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启动后,县科技部门迅速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强责任、提素质、助推科技工作新跨越”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近日,记者采访了县科技局局长谢从明。
记者:欣闻我县连续两轮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殊荣,请问在科技资源十分匮乏的边远贫困县,怎么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谢从明:我一直讲,竹溪科技工作的成就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得益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诸多要素。其核心要素是企业、人才和资金。而这些都是我们的短板。为破解这些难题,就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由此我们确立了“突出特色抓科技、围绕产业抓科技、跳出科技抓科技”的工作思路。拓展了视野,构筑了平台,闯出了一条新路。
突出特色抓科技。“资源丰富、区位独特”是竹溪的特色。竹溪位于南水北调水源区,三省市交汇的地理国心,属秦巴山脉的南北过度带,有着极其丰富的生物物种和大量珍惜频危植物。被称之为动植物基因库、大观园。根据这一特色,我们一方面深入开展植物种群生态基础研究,通过植物普查,查明境内植物3600多种,超过神龙架700多种。其中新发现14种,湖北新分布70多种,彻底盘清本县植物种群库数。《竹溪植物志》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全省至今仍为首例。另一方面,根据竹溪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有机食品资源优势,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竹溪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已被认定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科技示范园区。
围绕产业抓科技。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必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转化才能体现。我们紧紧围绕茶叶、魔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深入开展10家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0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培育工程,努力实践科技与经济的高度融合。通过柔性引才和培育工程,建立了一批省、市级研发中心,组建了一批研发团队,吸引了一批专家院士,破解了一批产业企业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了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快速健康发展。竹溪的茶叶、黄姜技术研发水平处全国领先地位。
跳出科技抓科技。视“认知县情、服务发展”为己任。力求在融入大环境中,寻找科技创新机遇,凸显科技工作显示度。科技局一直积极参与和主导多个产业建设、多个重点工程骨干项目和重大招商活动,在产业和项目的服务推进过程中,融入科技创新要素,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双赢,开辟了部门工作的广阔天地,赢得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记者:在解放思想、创优环境上,科技局一直赢得社会好评。请问你们有哪些主要措施?
谢从明:解放思想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其目的是推进工作,促进发展。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握“三性”,即自觉性、针对性、制度性。
自觉性。始终把顾全大局,服务发展作为己任,把解放思想视为一种境界、一种状态、一种品质、一种能力,只要有利于竹溪大局和发展的事,不争议,坚定不移抓落实。
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有针对性地攻克难关,实现目标。如国家确立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我们想办法把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把干部派住企业实行“双岗双责双考”,把科技创新活动中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转移到企业,促进转化应用;把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下放到企业,帮助企业增强研发实力。
制度性。从机制上解决解放思想,促进发展问题。简化办事程序,精简行政审批,杜绝吃拿卡要、收费罚款,阳光项目操作;推行责任目标考核和服务质量考评。用制度规范解放思想,服务发展的行动。
记者:请问竹溪已获国家级先进县,你们下一步的目标定位是什么?
谢从明:竹溪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实属不易。我们面临的形势严峻、压力之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下一步我们确立三大目标。争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争取科技部秦巴片区扶贫开发试点县;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更加凸现。
三大目标,前两个是环境、是基础、是资源、是平台;后一个是目的和结果。有了前两个,我们就可以吸纳国家足够的政策、人才、项目等科技资源,站在全国科技工作的塔尖上,更好地为竹溪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创造竹溪未来十五年的科技辉煌。
实现这上述目标,需要一支强有力的科技干部队伍去打拼。至此,我们把“强化责任,提高素质”作为“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的主题,努力培育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队伍,更好地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