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从菜市看餐桌

时间:2012-08-14 19:34:28      字体:  打印  播放

记者冯艳


“来来来,快来帮我抬一下。”一位大妈大声吆喝着。“一二三,嘿呵……”几个大叔们使劲一扛,将一筐筐、一袋袋新鲜的黄瓜、白菜、豆角等包装好的蔬菜装上小推车。大筐、小担的蔬菜整整齐齐摆在南大桥的两边象是排好队等待买家来接他们一样,一辆辆三轮摩托达车、二轮摩托车、铁板车、自行车等前来进货、送货的车辆,停满了南大桥头。“豆角怎么买”“一块七”“便宜一点啦,我全要。”“好好好,卖你一块四,拿了快走,别让其它人听见”一位前来提货的大叔正和一个乡下大爷讲价。人们正在装卸货物、攀谈价格、整理蔬菜,车辆的发动机声、与人们讨价还价声混在一起,南大桥的街头一片鼎沸,整个场面甚是热闹。
凌晨三点多,我看到南大桥头这派繁忙景象时不禁停住脚步。竟是农贸市场的大小菜贩聚集此地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活,新鲜的蔬菜也正是从这里一步步达到人们的餐桌。带着心中的问号我走近了这些菜农们。
看菜农的艰辛
“大妈,这么早你们这些菜是哪儿来的?”我来到一位正在整理白菜的大妈面前问到。“孩子,我们是住在长岭的,都是晚上八九点时就下地摘好,菜摘早了不鲜了,所以只能是把时间计算好,借着夜色采摘好了就出来菜才新鲜,凌晨二、三点就挑出来在这里等着那些大买主来收,钱都被他们赚了。”大妈指着旁边的胡子大叔笑着说。“唉呀,大妹子,你这哪的话,我们也是瞎忙活,晚上骑着二轮摩托要四处找菜地收菜,东引西进的,难呐,油钱、工钱一算哪有赚了。”这个胡子大叔打开了话匣子,同时转过脸对我说:“小姑娘你不知道,我这卖菜10年来,没睡过一夜完整的觉,困极了就抽烟来提神”。交谈间我看着大叔疲备的面孔问及凌晨就开始忙活感觉累不累时,他却笑着说:“都这么多年了,习惯了,一是为了满足人们需求新鲜菜的要求,二是为了赚点钱,没办法。”
我们的一日三餐谁都离不了这些蔬菜,我们每天赶到菜场或超市时,白菜、青椒、黄瓜、豆角、西兰花等蔬菜都已摆的琳琅满目。当我们抢到最新鲜、最爱吃的蔬菜,但除了挑剔外,我们几乎没有想过这些蔬菜是怎么在一大早就整整齐齐地摆上超市、菜场货架的。一直都以为,商人、贩子都是奸诈狡猾的,当看到这些在灯光下,挂着笑脸搬运蔬菜的人们,才明白这些蔬菜为何能早早的来到菜场。
看餐桌的浪费
和菜农的一番交谈不禁让我想起前两天在外面和朋友聚餐的情景,本来就只有五个人却点了十多个菜,劝及朋友不听却说:“我请的都是业务上有往来的工作伙伴,宁愿剩菜也不能少菜,在说少了别人为以为小气。”结果大家拼命地喝酒,很少有人吃菜。大部分菜肴都是剩着,一盘盘嫩绿的鲜蔬菜、一盘盘清蒸海鱼等甚至没人动过就被端回去倒掉。吃了最多200元的,倒掉了反而有700元的。细细一想,在无数个聚餐的场合,人少时,明明吃不了几个菜,却为了面子不肯少点,明明可以打包带回去,却为了面子不肯拿走。无论是酒店、商务、婚晏,随便走到哪,只要你注意观察都会发现“吃一半倒一半”的现象太普遍。
当我们在到超市、菜场挑选蔬菜时,当我们在到外面就餐点菜时,不妨想一想那些菜农们。也许就在你结束了聚餐,准备到酒吧嗨歌猜拳时,菜农们正迎着夜色采摘着鲜菜;就在你看完自己喜欢剧情故事,准备酣睡一场时,菜农们正在用肩膀将一捆捆蔬菜搬进市场;就在你做着美梦的时候,菜农们正在将蔬菜过磅、分装,打算运往超市和菜市场,他们无暇享受黑夜的静谧,无暇享受梦境的甜美,为的就是保障餐桌的安全和需求。
记者手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勤俭节约,而我们也是从小在 “粒粒皆辛苦”的教导下长大,但现在又有多少人做到了传承美德去珍惜每一盘菜每一粒粮食呢?当我们大盘大盘的倒掉饭菜的时候,想想那些承受难熬的酷热、顶着风雪的吹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为市民的餐桌而辛劳的人们吧。节约不仅是为自己的“钱袋子”着想,更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盘菜每一粒粮食吧!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