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竹溪一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文明创建和教育教学两手抓,围绕文明校园创建标准,不断完善学校功能,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培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立德树人 德育为先
一直以来,竹溪一中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践活动做细做深做实。以“三讲”(在校讲勤奋、讲荣辱;在家讲孝敬、讲感恩;社会讲公德、讲责任)为德育主线,着力构建学生“三力”(自主管理力、自主学习力、自主生活力),构建全员参与学生关爱和多元量化评价体系,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常态化开展“最美学生”“新时代好少年”“十星阳光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表扬活动,柯靓靓等50名学生被评为市、县级“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少年”。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月”“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据了解,该校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市级“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团体”。
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各方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三大一进”“双讲双培”活动,抓实抓牢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和管理。抓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严肃、认真开展各项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建设。
压实文明创建责任,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建立领导小组,细化责任任务,形成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的工作格局。修订完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管理制度,将创建工作纳入党员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与绩效挂钩。扎实开展“榜样团队”“十星级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创建活动,每学期评选出20个十星级班级、50个文明寝室。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文化墙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知识宣传活动,师生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达100%。
学校围绕“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目标,制定考核标准,构建师德师风激励和约束机制,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师德教育,加大对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感动校园人物等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形成师德感召效应和爱岗敬业乐业良好氛围,涌现了一大批师德师风先进典型。2022年,该校28名教师获省、市、县级表扬,吴四海老师获评“楚天园丁奖”,徐鸿老师家庭获评“十堰市文明家庭”,邓太军等3名教师获评“竹溪县最美教师”。学校按标准配备思政课教师,锤炼骨干思政队伍。选聘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师徒结对,分别担任助理班主任和班主任,加强思政教育;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做到先培训后上岗,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环境育人 润物无声
学校不仅是求知上进的场所,也是涵养文明、传承文化的地方。竹溪一中积极优化校园环境,注重实用功能,彰显文化品位,精心打造墙壁文化、走廊文化、楼道文化等多种场景文化,充分展示学校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营造了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竹溪一中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9601平方米,运动场馆总面积17300平方米,栽种各类景观植物70余种,绿化率达到60%,校园环境优雅,四季风景如画。“明德楼”“思源堂”“致远楼”“格致楼”“若竹居”“若溪阁”等建筑文化气息浓郁,孔子雕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体文化牌、书山喷泉、浮雕、石刻等随处可见,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感受文化的熏陶。
同时,学校还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叶·天文台”,利用古代中国天文观测模型、现代航天火箭和空间站模型对学生进行以航天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竹溪县禁毒教育基地,通过毒品危害智能展示模型、毒品类型说明、禁毒历史与英雄介绍等展品进行禁毒教育。建设传统书画教育基地,展出校内师生和校友创作的传统书法、山水画、水墨画、剪纸、雕塑等作品,让师生沉浸式感受传统书画魅力。所有教育基地除定期组织本校师生入馆参观学习外,每年还接待其他中小学生和社会群众参观学习。
有序推动绿色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利用每周升国旗仪式、每日德育活动时间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公筷公勺、节水、节电、节纸、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等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师生环保知识普及率达100%,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学校先后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湖北省示范‘平安中小学’”“湖北省文明校园”“十堰市2022年度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文化育人 涵养文明
近年来,竹溪一中立足发展实际,以“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精神为依托,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内化,提炼升华出“奉献教育、开放包容、和谐共进、追求卓越”的“黉学精神”。
学校充分利用教室走廊、墙壁、班级板报、校园文化墙、宣传橱窗等载体进行“黉学”文化宣传教育。办好校报《黉学》、“黉学之声”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阵地,加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学校宣传交流互动平台的内容审核,开展网络文明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绿色、文明使用网络,自觉抵制和远离有害信息。积极参与各级文明网开展的主题活动,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
打造“百年黉学·千秋文脉”文化品牌,建立有校史馆、学校历史浮雕长廊、《黉学赋》碑刻,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学习,开设竹溪与黉学志选修课,多方面进行爱家乡、爱学校教育。打造“廉政文化进校园”文化品牌,建立廉政文化园,设立“清风亭”、“淡泊名利石”、清廉名人雕像、廉政宣传栏,制作“清风廉韵润校园”电视专题片,2023年学校被评为十堰市第一批清廉学校示范点。打造“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品牌,通过班名、班训、班级文化栏、智慧班牌等元素,建设特色鲜明、阳光向上的班级文化。打造“我们的节日”活动品牌,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祭奠英烈、民俗展演、经典诵读、征文大赛、红歌传唱等文艺活动,推进地方戏曲《青春何恐》进校园,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视课外活动阵地和“三结合”教育,开设22个社团,参与学生达1800余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行家长会,密切家校沟通。建好家长学校,落实家庭教育课程,推广家庭教育公益直播课。深化“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品牌,持续开展“四立”(人立言、家立规、族立训、村立约)教育,组织开展家风故事征集、讲“我的家风故事”等活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有机衔接、融为一体,努力实现“学生成长、教师幸福、学校兴旺、人民满意”的竹溪一中“黉学梦”。
在新征程上,竹溪一中将紧紧围绕“六好”标准,推进五大工程,完善创建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水平,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各个角落。(李炎 汤学禹 周双国 罗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