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稀奇!为1862株古树名木拍“写真”、上“户口”

时间:2023-08-20 14:39:07      字体:  打印  播放

连日来,县林业局联合市林业局《武当古木》编辑组战高温、冒酷暑、保进度,深入到散生在竹溪各地的珍贵古树名木生长地,进行野外拍摄取景工作,为古树名木拍“写真”。进一步让读者感受古树名木的生态神韵,领略古树名木的风采魅力,进一步引领群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好人类的生态家园。

古树名木被称作“活化石”,具有难以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竹溪位于秦巴山区,生态环境良好,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茂盛。近年来,我县组织林业技术人员,通过普查建档、信息化管理等办法,对境内1862株古树名木逐一进行编号建档、登记造册,落实身份“户籍”,实行“一树一档案、一树一挂牌、一树一责任人、一树一保护”的保护措施,为它们统一制作了“身份证”,让每棵古树名木都拥有了自己的“户口”。树牌上,不仅有树木的编号,还有种类、保护等级等,管护人员如发现倾倒、病虫害、空洞等情况,随时向当地林业站反映,进行维护。此外,还对7个群状的古树群落设立保护小区,设置固定保护牌进行保护。同时,鼓励支持企业、有识之士开展古树名木认养保护活动,增强全民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

竹溪保树护树历史文化深厚,20世纪50年代,兵营镇银杏村二组村民陈德林与陈宗位父子接力保护千年古樟树佳话广为传播,他们细心照料古樟树的“生活起居”,主动当起了看护人,为古树松土、浇水、施肥、治虫,让千年古樟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次为古树名木拍“写真”,让群众对古树名木的树种、树龄、树高、胸围、冠幅等外观有了更为直观了解,进一步摸清和掌握了竹溪境内古树名木资源底数和现状,充分展示竹溪古木蕴含的博大精深文化内涵和历史浑厚沉淀,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竹溪建设的重大意义。

据县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县目前留存有古树名木1862株,散布生长在全县各地,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有72株,树龄在300至499年之间的二级古树有189株,树龄在100至299年之间的三级古树有1601株。(杨广军 秦新 李朋)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