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河镇明家湾村聚焦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为出发点、落脚点,不断优化治理体系与治理方式,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走乡村善治之路,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推动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延伸到底、党员干部力量下沉到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理清湾组治理“脉络”,建强组织体系“筋骨”,提升组织引领力。明家湾村以湾组为基本单元,将全村305户农户划分到3个小组,成立3个党小组,选聘9名党员中心户长,每名中心户长联系服务约30户农户,构建“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长+群众”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单元体系。集中对中心户长颁发聘书、授牌,定期组织业务培训,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结对联系中心户长,指导协助开展活动,让中心户长能为善为有为。依据“科学合理、全面可行、因事设岗”的原则,设定党员八大岗位,即政策法规宣传员、平安健康守护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创建领航员、环境卫生保护员、困难群众帮扶员、村民议事组织员、五好家庭示范员,每个党员根据自身情况认领岗位,开展矛盾化解、信访事项调处、群众关爱等志愿服务,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转变基层治理方式,激发群众参与活力,提升组织凝聚力。践行“众人来商量”的工作机制,开展“我为明家湾村发展献一计”活动,召开户院会、湾组群众会、民意恳谈会,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吸纳民意、集中民智。坚持把村民“答应不答应、认同不认同”作为工作标准,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村民点单、票决、参与、监督的方式实施,让村民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开展“五好家庭”选树,运用道德评议会,身边典型由众人评选,使村民自觉向先进学习。推行“积分制”管理制度,坚持“服务有积分、积分有奖励”的理念,引导党员从参加党组织生活、志愿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获取积分,鼓励群众从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平安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本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党员带头”与“全民参与”深度融合。
建立便民服务载体,创新联系服务机制,提升组织影响力。坚持“党建+湾组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工作思路,建设邻里守望站,以院落为单位,采取就地、就近、就便原则,统筹村干部、“三师三员三老”等力量,通过综合包户、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等形式,对优抚对象、残疾人、“三留守”等人员提供代购代办、探访关爱等志愿服务,打造邻里和睦、互助互爱的良好风尚。成立村投公司,通过市场主体带动的方式组织群众参与产业发展中,探索实施土地托管、承接社会化服务等项目,对村内劳动力进行分类培训,解决在家劳动力就业问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安幼养老中心,由志愿者及公益性岗位人员组织开展课外辅导、文体活动及日间照料等,解决村内64名“老小”问题。加强智慧村居建设,搭建信息支撑、网格管理、数字应用的智慧服务平台,配备灾害预警、应急呼叫等智能设备,推动“互联网+服务”向湾组农户延伸覆盖,为湾组治理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