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竹溪作为全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深度聚焦家庭这一社会基本细胞,以家规家训进万家为切入点,全方位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力提升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效,提升了村湾治理水平。即日起,竹溪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开设“小家好、大家安——家规家训助推社会治理”新闻专栏,生动展示各乡镇各部门全面铺开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效,努力为全省全市打造一批可复制、能推广、有特色的“竹溪经验”。
(全媒体记者 李杰 任鑫)中峰镇同庆沟村是我县第一个获得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的村庄。时下,走进同庆沟村,通村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井井有条,沿途民居墙壁上印刻的村规民约、家规家训一目了然,抬头望见山、侧耳闻鸟鸣,一幅干净、整洁、和美、宜居的乡村新貌让人满目所及。
眼前的这位老者叫刘仁勇,今年87岁,原邮政系统退休职工。退休后的刘仁勇没有在家赋闲养老,而是在村里积极主动地带头讲好家风故事,让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在村民中“入脑入心”。
耄耋之年的刘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培育传承崇德向善好家风的初心不改。村内群众见贤思齐,用良好家风润泽村风民风,个个喜气洋洋,笑容满面。
让身边人说身边事,让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用新乡贤文化涵养村民,唤醒村民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
这一成果的取得,源于同庆沟村在秉承过去的“家规家训进万家”“协商在一线”特色工作基础上,又因地制宜确定了农村基层治理“支部引领、协会治村”的特色亮点新机制,通过干群宣讲、节点打造、文娱宣传、争先评优、家建档案等一系列切实举措,把“积分制管理机制”“微网格化管理”等多种好的机制体制落实到村、具体到组,通过把“协会治理”融入村民“做自己主、办自己事”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同庆沟村秉承以“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为载体,鼓励村内百姓晒“家建档案”比变化、讲“家风故事”比家底、评“五好家庭”比成绩,用家这个最小单元促进“支部引领、协会治村”机制创新,以文化内能建设提振转变,让村民自治由“有意”到“无心”。
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该村除了以乡贤理事会强化农村“凝聚力”外,还分别组建产业协会强化发展“驱动力”,组建调解协会强化治理“向心力”,组建文化文艺协会强化社会“感染力”,组建老年协会强化群众“号召力”,组建妇女议事协商会强化工作“穿透力”。组建的六大协会,共吸纳60名协会成员,以“六会”强“六力”,让广大群众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协会治村管理模式中。
截至今年6月初,同庆沟村六大协会集中协商,统计规划本村及相邻村内共1195亩闲置土地进行集中流转,现已规划种植香椿基地400亩、有机茶园375亩、蔬菜基地300亩、羊肚菌种植基地120亩,涉及563户,户均年增收6400元,全村增收339.2万元,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协会和群众之间协同关联,用融合互惠模式达到农村产业兴旺的目的。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