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广场夜景 李辉摄 楚天都市报讯 创新湖北 作为科教大省,湖北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而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创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源动力。 报告提出,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这其中,解放思想首当其冲,要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敢于担当、敢于担难、敢于担险。只有三个层次的创新互相融合,才能形成可持续、成体系的创新,真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达到科技强省目的,促推湖北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 重商亲商悦商 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 报告摘要: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 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开阔发展视野、培育发展文化、优化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 彻底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方法谋求发展、破解难题;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坚决破除封闭意识和保守思想,牢固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坚决破除求稳守成意识,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理念,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担当、敢于担难、敢于担险;坚决破除坐而论道、知行不一的不良风气,牢固树立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理念,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 关键词 内陆开放高地 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 报告摘要:坚持开放先导,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学习借鉴沿海地区敢闯敢干、先行先试的开放经验,加快形成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良好局面。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刻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高水准、全方位地谋划对外开放工作。立足于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实现与国际规则有效对接。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国际高端人才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力引进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市场开放度,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提升襄阳、宜昌等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 进一步稳定和拓展外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努力实现世界为湖北用、湖北为世界用,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面深化对内开放与合作。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努力把湖北建成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关键词 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 报告摘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城乡统筹等重要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示范。 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 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加快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 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 自主创新高地 建设科教强省,提升创新能力 报告摘要:建设科教强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教育、关键靠人才、核心是产业化。 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引领湖北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建设科教强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教实力转化为发展竞争力。 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使湖北真正成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 专家访谈 解放思想促推跨越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曾成贵说,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的源动力。 他说,以往说到创新,常常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党代会报告中的创新,涉及到三个层面: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科技的创新,三者融合,是可持续、成体系的创新。报告还对如何创新做出了重要部署。 创新体制机制,是要创新生产关系。所有创新最终体现的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湖北作为科技强省,要将更多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经济发展。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说,创新湖北,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解放,创新是湖北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 他说,党代会报告提出“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体现的是对民营经济和优化商务环境的高度重视。在开放先导中,以开放促改革,提出“世界为湖北用,湖北为世界用”。与此同时,提出对内开放与合作,值得关注。湖北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需要和湖南、江西等省加强开放交流与合作。 |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