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全国助残日丨让爱无“碍”,平等对待,用心关怀!

时间:2023-05-20 10:20:40      字体:  打印  播放

(全媒体记者 郭元江)为进一步宣传残疾人事业,倡导全社会形成扶残助残良好风尚,5月19日,我县第三十三个“全国助残日”活动在县广场公园启动。

启动仪式上,围绕“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残疾人美好生活”为主题,表扬了一批阳光助残创业、就业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开展了扶残助残文艺汇演,组织了爱心捐赠活动。

1.

活动现场,各单位还开展了政策宣传和健康义诊活动,将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了广大残疾人的心坎上。

2.

本次活动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残联承办,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特殊教育学校、县信访局、县司法局、共青团竹溪县委员会、县文化馆等单位协办,旨在弘扬扶残助残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友爱、互助、融合、共享的理念,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增强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推动广大残疾人共奔小康,促进全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3.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各级各单位坚持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县人事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建成,残疾人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就业渠道不断扩大,康复服务不断拓展,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形成共识,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今年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4,

“全国助残日”的由来: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动。

“全国助残日”的意义:每年一次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动员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及数以亿计的关爱残疾人群众参加,为残疾人提供了各种具体的服务与帮助,形成了强劲的声势和规模,影响日益深入人心。实践证明,用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全国助残日”活动,是培育全社会扶残助残风尚、提高全民助残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

我们呼吁:让每个生命得到同样的尊重

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你了解他们的世界吗?比起同情和怜悯的眼光,平等对待他们是对他们最好的关爱。全国助残日,我们呼吁为残疾人同胞做以下5件事,让每个生命得到同样的尊重。

一、请用平等的态度接纳他们。残疾人占全球人口总数15%,我国残疾人总数在8500万以上,比起同情和怜悯的眼光,平等对待是对他们最好的关爱。

二、请把无障碍设施留给他们。盲道、轮椅通道、残疾人专座、盲人按钮、轮椅公厕……我国有超1700万视障人士,把盲道还给这些“黑暗中的行者”,这些无障碍设施是他们出行安全的保障。

三、给予他们更多赞许和鼓励。无论在运动会的赛场,还是生活的赛场,不向厄运低头的他们,也在奋力创造多彩的人生。

四、帮助他们前,请先征得同意。未征得同意就贸然去帮助,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帮助”适得其反。不要紧盯残疾部位看。交谈时眼睛要正视对方,他们可能比健全人更敏感。

五、不要只在助残日那天才想起他们。关爱残疾人,让每个生命得到同样的尊重,他们需要的是每天的同等对待。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