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扎实开展“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
本报评论员
机遇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无形资源。当前,全县上下“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已经铺开。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此次大讨论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解放思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县委要求各级各部门着眼实际,开展“四看”活动,位列其首的就是“看会不会抓机遇”。
机遇不是垂手可得的,需要努力地去抢、去抓。抓住了机遇就解放了思想,解放了思想就会促进发展;反之,错失良机,就会贻误发展大计,甚至停滞不前。如何抓住机遇?
抓住机遇就是要认清形势,主动作为。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增速呈现加快趋势,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民生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然而,由于先天性的区位、交通等劣势,发展不够的实际仍然存在,发展依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随着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竹房城镇带建设、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等战略的实施,为我县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各级各部门理应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结合地方实际,用足用活政策,主动上争扶持项目、创优招商环境、争取惠民政策等,把难得的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合力推进“建设中国绿谷、打造全省生态经济大县”战略,尽快实现“生态竹溪、能源竹溪、人文竹溪、宜居竹溪”的宏伟目标。
抓住机遇就是要顺应时代,谋求发展。机遇不等于发展,抢住了机遇就要谋求好发展。我县是全国500个资源富县之一,是“全国林业百佳县”、“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中国有机绿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魔芋之乡”;是全省名优绿茶出口基地和生态有机茶示范基地、水电资源强县;有十八里长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标湖森林公园、鄂坪水上乐园、自然国心鸡心岭和关垭楚长城等生态资源优良的自然景观; 森林覆盖率76.8%,植被覆盖率81.2%。 然而,丰富的资源禀赋未能把我县由资源富县变为经济强县。究其原因,客观上是信息闭塞、交通发展不够,主观上在于思想解放不够。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破除固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摒弃因循守旧和按部就班的思维定式,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大势,从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去思考如何把竹溪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强势,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同时,要抢抓此次大讨论活动的机遇,从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的高度出发,进一步理清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在谋划项目建设、产业建设、基础建设、招商引资、民生保障、体制改革等方面有所作为,为实现竹溪的跨越发展不遗余力。
抓住机遇就是要借力发展,乘势而上。“有交通不便捷,有工业太弱小,有资源没有变成财富,有农业产业化不足以富民。”这曾经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所在。为此,县委、县政府对症下药,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吸引外来投资,借力发展本地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谷竹高速、北环路、城镇带相继开工建设,西部控股、人福医药、凯迪生物质三家上市公司在竹溪落户,茶叶、魔芋、烟叶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大交通、大水务、大生态、大旅游”等战略正在逐步实施等等。我们要紧抓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总结经验,进一步创优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借力发展弥补先天不足,促进竹溪大发展。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要从抓机遇入手,在思想认识上提高、升华,杜绝“开开会议、学学讲话、喊喊口号、写写体会、走走过场”等形式,切实增强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抓住机遇不放过,谋划发展不松劲,把大讨论活动作为谋划竹溪发展的大课题扎实推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