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国心镇”续写发展新说

时间:2012-06-28 08:37:48      字体:  打印  播放

湖北省竹溪县丰溪镇地处鄂陕渝三省(市)交界处,而该镇的鸡心岭处在北纬31度、东经109度,恰好位于中国雄鸡版图的自然心脏,“国心镇”因此而得名。百年来,该镇一直是川陕鄂渝边贸流通重地,虽深藏深山,但甚是繁华,素有“深山小香港”之美誉。
近年来,该镇因地制宜谋发展,与时俱进显特色,使“国心镇”与我市跨越发展共脉动,续写出经济社会发展新说。

关闭“金库”建起水库

“生态环境好了,垃圾少多了。”6月27日,该镇周家坝村一组村民贺升林看着一库清水兴奋道。
贺升林曾经是该镇“玩”煤“达人”,但在2005年,他瞅准时机,筹资建设桃花山水电站,早已投产发电。如今,该镇的小水电开发已是风生水起。
竹溪是全国资源富县百强,而丰溪镇又是该县资源第一大镇,尤其是丰富的优质煤炭曾“走红”三省。当地人把开采煤矿作为短平快的致富项目,视煤矿为“金库”,一度出现挖煤“淘金”热。随着南水北调和生态立县工程的启动,该镇大打绿色牌,巧做水文章。先后关闭37家煤矿,炸封所有小煤窑,有序引导近千名煤矿从业人员“改行”。同时,把部分煤老板培养成“水龙王”。现已建起红岩一级、红岩二级、洞宾、高子河等大小电站11座,五道河、泗水关和朝阳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年内装机总量可达4万千瓦,境内20条河流蕴藏的10万余千瓦水能资源正在科学有序开发。“今年一二季度,实现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发电收入960万元,全年收入有望突破2000万元。”镇长贺艳声高兴的说。

扮绿山岗打造药港

时下的太阳有些“烫人”,而该镇周家坝村二组72岁的夏荣镐还攀在10米多高的天师栗树上喷药治虫,他说这树蒴果就是按去年的价也要卖上1000多块钱。像老夏一样靠经济林致富的农户在该镇随处可见。
丰溪镇山大地广,总面积392平方公里,是全省版图面积较大的乡镇之一。近年来,该镇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在山岗荒岭上大作绿色文章。在政府扶持下,农户纷纷开展“林药间作”生产,栽植杜仲、黄柏、肚蓓等药用林,培植核桃、板栗、白果等食用林;林间套种葛藤、黄连、牛膝等药材;树上养蜂,树下养鸡;自创的立体种养模式扮绿山岗和山头。周家坝村村民万正银先后投入50多万元,流转荒废山岗和秃岭200多亩,规模发展林特经济;凉桥村村民郭相民将黄连和其他药材种植在杜仲林里,不仅解决了黄连等生长中的遮荫难题,还扩大了药材种植面积,年收入7万余元。
目前,全镇林特基地面积达3万余亩,年实现产值1200多万元;发展冬花、玄参、桔梗等中药材2.2万亩,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90户,年总产值1800多万元。同时,培植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营销大户4户,产品内销北京同仁堂、安徽亳州等地,外销日韩等国,致力打造的“国际武当中药港”闻名遐迩。

美化家园兴建乐园

一条条水泥路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洋楼依山傍水,一台台车辆在农院与田间穿梭……走进丰溪镇,一幅欣欣向荣的画卷直扑眼帘。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镇率先在该县南部山区实施村庄整治和连片开发,靓化庭院,美化家园。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措施,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在洞宾、界梁、凉桥、桃花山等村集中实施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和村庄改造,红顶小洋楼、塑钢花栅栏、水泥硬场院、安全自来水、花木掩庭院,一个个以村为单位的现代小集镇应运而生,1500户5200人直接受益。
在中心集镇改造中,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修通环镇街道,统一实施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集中整治交通和卫生,使繁华的“国心镇”人车畅通、环境优美,去年荣获“全省文明乡镇”。每到夜晚,居民们聚集在多个公共场所,伴着欢快音乐和霓虹灯光,跳舞健身。“当前,镇政府筹集20余万元,在集镇中心区域,建设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园林景观于一体的文化广场,预计在8月份竣工,可缓解集镇5000人活动场所紧缺问题。”镇党委书记熊涛介绍说。
在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下,镇村一体化建设日新月异,一个独具山区特色的群众幸福乐园日臻形成。(毛鸿全 柏元军)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