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有关高考信息

时间:2012-06-07 09:49:52      字体:  打印  播放

新高考带来新变化:首现选做题 部分科目分值调整

今天,全省45.693万高考生将走进考场,开始高中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今年高考到底有哪些“新变化”?给高中教育带来了哪些冲击?
考试:首现选做题
今年“新高考”,为了适应高中课改的新要求,有的科目增加多选题。其中,在我省自主命题中,理科数学新设置了一个二选一的选做题。在全国统一命题中,理科综合课标卷非选择题部分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物理、化学为三选一,生物为二选一。文综课标卷非选择题部分由地理、历史两科选考题构成三选一。
“往年高考,所有考生面临的考试内容和题目都是一样的,全都是必答题,有些考生难免会遇到知识卡壳的情况。”十一中特级教师华林飞说,今年高考,某道大题可能设有A、B、C等多道题,考生可任选自己最拿手的试题来做,做对即可得分,“这样做更体现出高考的公平和科学,不再是一道题考所有考生,考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武汉市招考办称,考生在选做题中选择一道作答,若都答,按第一道题的作答结果计分。
分值:部分科目调整
今年高考,部分科目试卷的分值有调整。其中,英语完成句子题型总分由15分增至20分;短文写作题由原来的25分增加到30分,词数要求由100词左右增至120词左右。理科综合课标卷物理由120分调整为110分,化学由108分调整为100分,生物由72分调整为90分。
“以前,生物只有72分,今年增加至90分,逼近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的分值标准,这说明生物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武汉一中校长叶柏林坦承,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什么东西都是与生物和环境有关的,生物应该被重视,分值应该增加。
在原来的老课程中,高考方案中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分值比为120:108:72。以前生物课的课时远少于物理和化学,分值少一点是理所应当。新课程改革后,生物课时增多了,但从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还是没有达到与物理、化学“平起平坐”的地位。
“物理数学等才是更基础的学科,物理占分更多是有道理。”武汉一名物理高级教师说,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要想获得和物理、化学一样的分值可能比较难。
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今年高考,我省政策规定:录取时仍以高考分数为主要依据,但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提供给高校。在考生高考分数同等的条件下,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选拔新生的参考依据。现在,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就是,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时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按照设想,综合素质评价应该在高考考核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面对这份电子档案,武汉很多高三老师并不认为它真的能改变学生的命运。
“事实上,即使在已实行多年的新课改高考的省份,考生的高考成绩仍然是高招录取的决定性因素。”武汉一中高中高三老师告诉记者,比如宁夏,提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参考,但具体实践下来,高校录取其实还只看两个分数,一是学生的高考实际考试分数(即“裸分”);二是学生因为民族成分或者其他原因加分后的总成绩(即“优录分”)。因此,高考成绩仍是高考录取的硬性指标,综合素质评价最多起到“同等分数下优先录取”的作用。
武汉市另一所高中校长也认为,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毕竟“同等分数”的几率还是很小的。
内地很多省市在高考改革中都将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写入电子档案,并成为录取依据之一,但由于缺乏具体操作标准,这一政策一直停留在政策层面。但在山东省,就曾出现了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由于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的情况。
“这一事件对武汉考生和家长既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导向。“武汉市教科院一位教研员说:“高中课改后,唯分录取的高考时代将逐步远离,分数将不再是唯一标准。”
虽然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被认为“可以忽略不计”,但武汉有一批高中在一丝不苟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因为这与学校的信誉有关,一旦本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真实客观,也许一年没事,但两三年后,大学招生录取时很有可能就会因此不录本校学生,所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主任评价、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公示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十二中校长倪纯旭说。

全国915万名考生今日参加高考 录取率为75%

中新网6月7日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今日起举行,将有915万考生走入全国7300多个考点内的31万个高考考场。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等原因,高考报名人数已连续第四年下降。为保证考试秩序,维护考试公平,官方今年以空前力度整治考场环境,严防舞弊。
高考报名人数连续数年下滑 录取比例走高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比去年减少2%。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峰时的1040万之后,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趋势。
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12个省(区、市)较去年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区。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报名人数占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比例,与前几年大致相同。
近4年来,全国高考人数下降近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分析认为,造成报考人数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出生人口数的快速下降。另一原因,则是高中即赴海外留学者骤增。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将超43万人。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部分学生认为现在上大学回报率太低,三本或者是高职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也不高,所以就选择放弃参加高考。
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时至今日,为求学者提供了越来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考报名人数虽已连续数年下滑,但录取比例却呈大幅走高之势:2010年全国共有95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平均录取率为68.7%;2011年报考总数约为933万,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2.3%;2012年915万人报名高考,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85万名,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5%,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
官方加大对作弊惩处力度 今年高考“史上最严”
今年高考将全面适用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修订后的办法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而各地启用新办法的实际操作中,针对作弊情节特别严重者,除取消高考成绩外,最高可被暂停3年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
新办法细化了考试违规行为的划定并加大了处理力度:考生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即便没用也将被认定为作弊;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此外,根据近年来高考考试中出现的新问题,修订后的办法还明确了“‘非法获得加分资格’推定为考生实施作弊行为的认定”等条目。
近年来,在处理考试违规的过程中,各地相继出现一些考生因对考试作弊的处理不服、提出诉讼或者行政复议的案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新办法在对作弊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也加强了有关程序设计,保证有关考生陈述、申辩和得到救济的权利。
结合修订后的办法,教育部部署要求通过组织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将新规告知参加考试的每一个考生,在广大考生中进行诚信考试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营造“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
与此同时,各地在新办法基础上相继出台了更严厉规定:摄像头360度监控,手机手表禁入考场,水杯笔袋必须透明,一些地方规定考生只能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裸考”……因此,今年高考的规定也被认为“史上最严”。
多部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整治 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高考纪律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的实现,需要有关部门、考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除了严格管束考生之外,肃清高考考试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有些不法分子为谋取不当利益,传播虚假信息,组织团伙舞弊,甚至窃取考试试题,严重损害了考生利益,直接威胁到国家教育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指出,“今年高考在即,必须早做安排、周密部署、严密防范,确保万无一失。”
针对考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保密局等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进行综合治理,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考点周边环境整治等三项集中整治行动。
据了解,这一集中整治行动将重点清除各类网络传播方式所涉及的疑似考试泄密、团伙舞弊等有害信息,打击无照经营、销售涉嫌考试作弊用途的“三无”电子产品等违法行为,保障考点及周边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工作,加大对考点周边涉嫌考试作弊的无线电信号的检测和处置力度,严厉打击高科技作弊。
日前,教育部再发通知要求做好2012年高考执法监察工作,再度强调从严治考。相关部门将着力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加强防范打击高科技舞弊工作体系运行情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及对监考人员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加大教育考试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有效防范打击高科技团伙舞弊行为,营造公平的考试环境。
今年高考禁用繁体字、甲骨文、火星文答题
繁体字、甲骨文、火星文、网络语言……近年,非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见诸考卷的事件屡见不鲜,有些考生也因此尝到不少甜头。
四川考生黄蛉2009年用甲骨文写作高考语文作文而一鸣惊人,高考成绩平平的他却凭此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凭借甲骨文,他在两年内实现了从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得以在四川大学接受一对一教学。2010年江苏考生王云飞通篇用文言文兼冷僻古字写就语文作文,他在高考中显示出的扎实古文功底,使他赢得了东南大学抛出的橄榄枝,最终也获得了破格录取。
据媒体报道,江苏等地几乎每年都有考生用古文答卷。考生们用此类别出心裁的方式吸引阅卷老师以谋取高分,这在之前也是极富争议性的话题。5月11日,教育部公布《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首次将“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改为“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这意味着,考生以另类博出彩的答卷方式从今年起或许将被“彻底封杀”。
有些舆论认为这一规定扼杀了部分考生古汉语创作激情的迸发,扼杀了丰富多彩的文字表达;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样规定更有利于保证高考公平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更进一步表示,从评分操作看,目前这一规定还太粗放,需要进一步加以细化。
历史回眸:中国高考制度建立60周年
今年是恢复高考35周年。但其实中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已经走过60个年头,期间有过反复和中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微博)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日前在媒体发表文章,回顾了高考六十年的历史。
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所有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招生考试。这是在前两年分区联考和统考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采取的重大改革。
1952年8月15至17日,举行了中国招生考试史上第一次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
17日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政、国、外、史四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四科分数占40%;理工农医等院校或系采计分数的科目比例则正好相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
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1977年12月,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570万名应考者走进考场。
刘海峰的文章说,高考制度的建立,部分是受传统文化中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和抗战初期统一招考的启示,部分是由于考试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从分散走向联合,以达到高效、公平和具有可比性。1952年中国建立高考制度,在世界各国中最早主要采用统一考试成绩来录取高校新生,是世界高校招生考试史上的一大创举。

湖北考生超七成上大学 超三成读本科
全国高校计划在鄂招生近33万人,考生人数下降,招生计划增多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 罗欣 通讯员 沈考
昨日,《湖北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公布,全国高校在鄂招生计划出炉。今年,我省考生总人数下降,而招生计划有所增加。
据统计,全国高校在我省计划招生329755人,比去年增加6000余人。以此推算,我省高考计划录取率首次突破70%。
高校计划录取率72.2%
今年我省共有456930人报名高考,较去年下降5.75%。招生计划增加而考生人数下降,我省高考计划录取率约为72.2%。
据了解,今年全国高校招生平均录取率将达到75%,而我省于2010年实际录取率也达到75%。由于我省优质生源众多,按照往年惯例,省内外高校一般还会追加招生计划,实际录取人数有望进一步增加,而实际录取率也有望达到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招生计划的增加主要为三本和高职高专。
本科计划录取率33%
全国一本高校计划在我省招收普通文理科生约30000人,而全省普通文理科考生约431000人,一本录取率约为7%。
普通文理类各批次本科招生计划约为150767人,占全部招生计划的45.7%,约有33%的本省考生可以上本科。
本科院校中,二本院校招生最多,为51285人,但较去年略有下降。
三本院校连续第三年招生过4万人,今年达到47190人,比去年增加800余人。
共建生计划缩水近半
共建生(在汉部委属院校与武汉市合作建设计划招生)计划今年大幅减少,仅有600人,几乎只有去年招生数(1100人)的一半。
共建生计划始于2002年,在汉8所部委属高校每年安排一部分招生计划单独面向武汉市招生。共建生计划最多的年份是2007年,为1780人。2008年起,共建生逐年减招,今年是减招幅度最大的一年。
据悉,根据教育部要求,明年起,在汉部属高校将全面停止招收武汉市共建生。
四批(二)计划仍超十万
所有招生院校中,第四批高职高专(二)院校招生最多,计划数达109963人。这是四批(二)高校连续第4年在我省招生超过十万人。
四批(二)院校是进入大学的最低门槛,但考生就读愿意并不强烈。在考生人数下降的背景下,四批(二)院校今年的招生计划略多于去年,相关人士表示,部分学校会面临更为严重的生源危机。
文科生竞争依然激烈
全国高校计划今年在我省招收文科生93413人(不含提前批、中职招生),占总招生计划(不含提前批、中职招生)的33.85%。
今年我省普通高考文科考生为183103人,比去年减少2281人。文科生录取率约为51%,比去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竞争稍稍有所缓和,但与理科生相比依然激烈。

湖北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志愿草表填写说明

荆楚网消息(记者石倩 实习生吴羊佩)6月6日,距离2012年高考还有最后一天,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高校招生志愿填写说明的信息,以下是湖北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草表填写说明。
一、《志愿草表(一)》填写说明
本表用于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填报提前批录取的文理类、艺术类和体育类院校(专业)本、专科志愿。
1、提前批文理类院校(专业)志愿
提前批本科包括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免费师范生,国防生,艺术和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和空中乘务专业,经省招委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艺术类和体育类设三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文理类均设二个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一个院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4所院校;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提前批高职高专包括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直招士官,艺术和体育类专业等。设三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2、艺术类院校(专业)志愿
艺术本科(一)为独立设置艺术院校的艺术本科专业、重点院校的艺术本科专业和经省招委同意的一般本科院校的艺术本科专业,设三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艺术本科(二)为一般本科院校的艺术本科专业,设三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艺术本科(三)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艺术本科专业,设三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艺术高职高专设三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3、体育类院校(专业)志愿
体育本科、高职高专各设三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4。考生填报本表志愿时间是6月10日-6月15日。
二、《志愿草表(二)》填写说明
本表用于全省26个贫困县市经资格审核公示合格考生填报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志愿。
1、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实行平行志愿,设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平行志愿根据分数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投档。
2、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大部分为一本院校,有少数二本院校,考生在5个院校志愿中既可填报一本院校,也可填报二本院校。录取时,院校执行所在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3、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录取在提前批文理类本科录取之后、第一批本科自主选拔和第一批本科平行志愿录取之前。填报了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志愿的考生还可填报第一、二、三、四批院校志愿,被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第一、二、三、四批院校的录取。
4、考生填报本表志愿时间是6月29日-7月1日。
三、《志愿草表(三)》填写说明
本表用于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填报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志愿。
1、第一批本科为中央部委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招委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设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平行志愿根据分数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投档。
第一批本科单独设立自主选拔志愿栏,设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填报第一批本科自主选拔、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志愿。录取时间安排在提前批文理类本科录取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录取之后、第一批本科平行志愿录取之前。已经被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和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第一批本科平行志愿的录取。
武汉地区部委属高校与武汉市合作建设招生计划实行平行志愿,与第一批本科同步填报志愿,可填8个院校志愿,前5个院校志愿既可填共建院校计划,也可填非共建院校计划,后3个院校志愿只能填报共建计划招生院校。
2、第二批本科为一般本科院校,设二个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3、第三批本科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设二个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4、考生填报本表志愿时间是6月29日-7月1日。
四、《志愿草表(四)》填写说明
本表用于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填报第四批高职高专(一)和第四批高职高专(二)志愿。
1、第四批高职高专(一):高等专科学校,普通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专业和部分经省招委同意的生源较好的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专业)。
第四批高职高专(一)设二个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第二院校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2、第四批高职高专(二):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高职高专专业。
第四批高职高专(二)设二个院校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第二院校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3、考生填报本表志愿时间是6月29日-7月1日。
五、《志愿草表(五)》填写说明
本表用于参加全省统一高职统考的中职毕业生填报本科、高职高专(含艺术)志愿。
1、高职统考本科设二个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4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2、高职统考艺术高职高专设三个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3、高职统考高职高专(一)志愿设二个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第二院校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4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4、高职统考高职高专(二)志愿设二个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第二院校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4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5、考生填报本表志愿时间是6月29日-7月1日。
六、《志愿草表(六)》填写说明
本表用于参加全省统一技能高考的中职毕业生填报本、专科志愿。
1、技能高考本科设二个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4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2、技能高考高职高专设二个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4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3、技能高考包括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技能考试类别对口填报院校和专业,不能跨类填报。
4、考生填报本表志愿时间是6月29日-7月1日。

转自:秦楚网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