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留守儿童撑起爱的天空
有这样一群孩子,当别的孩子依偎在父母怀中撒娇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却远离家乡到外地务工,这些被留在家乡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多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代管。留守儿童中或多或少存在家教缺位、亲情缺失、交流缺少、监护缺乏等问题,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在省、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妇联始终把关心爱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儿童为本,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面向全县开展了深入持久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县妇联依托各乡镇妇联、村妇代会,对我县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摸底,完善了留守儿童档案资料和台账,全面掌握了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招募“爱心志愿者”。几年来,县妇联在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广招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至今,这支“爱心志愿队”已超过3000人,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与镜头。县文体局杨继华,为了工作,结婚几年都没要孩子,却早已有三个孩子叫她“妈妈”,这三个孩子便是留守儿童吕红锌、虞宁和朱晓倩。一提起“杨妈妈”,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全是幸福笑容。朱晓倩自豪地说:“我的“杨妈妈”比我亲妈妈还要亲!”
建造留守儿童服务站。为了让“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落到实处,县妇联牵头,在留守学生较集中的乡镇、村或学校,开展留守儿童服务站、服务中心的援建工作。至目前,我县已创建一个省级、四个市级、两百余个县级留守儿童服务站。
建立“留守儿童健康保健医疗队”。由县妇联、县卫生局出面协调,抽调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骨干技术人员成立保障医疗队,每年为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出健康指导意见。这支医疗队已为6892名留守儿童进行了免费体检,免费送药金额高达2.42万元。
开通留守儿童爱心专线。在每所农村学校安装一部留守学生专用亲情电话,免费让每位“留守儿童”都能互通信息,传递亲情。
设立留守儿童专用信箱。动员留守儿童每月或每季度给在外的父母写一封信,汇报其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用以加强与父母情感的联系与沟通。
举办留守儿童教育讲座。由县妇联、教育局、公检法司、卫生部门的专家、讲师联合组织成宣讲团,每年在各乡镇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巡回教育讲座。
表彰留守儿童关爱典型。以每年“六一”儿童节为契机,表彰一批“十佳”留守儿童、“十佳”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十佳”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先进单位、优秀“爱心妈妈”、“爱心爸爸”,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路作用,推动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向纵深开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县妇联所付出的亲情和爱心,正在传递着。各行各业也纷纷结合自身职能,从立足教育育人,精细管理的角度,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携手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亲情家园”。
“爱心妈妈”夏婧——给孩子一份爱
今年36岁的夏婧,现为科技馆副馆长。
2009年,在县妇联的倡议下,她积极加入了“爱心妈妈”行列。她帮扶的儿童叫罗玉梅,就读于龙坝镇中心小学。由于家境贫寒,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无奈之下,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年幼的罗玉梅,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夏婧一见到这个孩子就决心用母爱关心、呵护、帮助她。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她为罗玉梅买来了书本,购置了新书包,并送去了200元钱,并留下了电话。
夏婧经常和罗玉梅保持联系,询问她的生活、学习情况。每逢节假日,不是接她到家里改善生活,就是带上米、油、书等生活、学习用品去看她。2011年寒假,夏婧还把女孩接到自己家中,认真检查孩子的作业,安排照顾她的日常生活。每每看见罗玉梅小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她的心里特别高兴。夏婧的关爱之情,让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罗玉梅感受到了母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尽母亲一份责,给孩子一份爱!夏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爱心,让罗玉梅学会了感恩。在春节的时候,罗玉梅的父母回家了。小小的罗玉梅想在春节前表达自己对夏妈妈的一份感激、一份爱意,于是和妈妈一起到了夏妈妈的家里,感谢夏妈妈对自己的关怀,并汇报了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表示今后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用更好的成绩回报夏妈妈对自己的爱。
县总工会走访慰问儿童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县总工会号召全县各级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庆祝慰问活动,特别要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单亲贫困家庭儿童等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群体。
全县各级基层工会组织要在物质上资助、精神上鼓励、心灵上安抚,帮助并引领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单亲贫困家庭儿童走出困境。
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会系统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家庭达100余户,走访慰问单亲家庭子女30余人,并组织开展了儿童书画展、摄影展等一系列儿童喜爱的文娱活动。
鄂坪乡异彩纷呈迎“六一”
连日来,鄂坪乡各学校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继续开展“爱心妈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为主线,积极筹备,精心组织,以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示、校园红歌大赛等多种形式庆祝节日,使孩子们在才艺展示中体验快,在欢乐氛围中感受喜悦。
该乡制定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庆祝活动方案;乡妇联及早谋划在“六一”期间看望慰问少年儿童活动,组织“爱心妈妈”分赴乡中心小学,看望慰问在校的少年儿童和儿童工作者,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
同时在乡中心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联欢活动,面向儿童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从儿童特点出发,集中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小小志愿者”等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习道德模范、争当美德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
天宝乡多项活动庆“六一”
近日,天宝乡各中心小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六一”各项活动中,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六一”盛宴,力争给孩子们营造一个阳光、快乐的节日氛围。
该乡中心小学召开欢庆“六一”筹备会,乡班子成员分管领导参加会议并成立了督办组,负责“六一”文艺汇演系列节目的排练,并强调“六一”是孩子们的重大节日,老师也应该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起欢庆节日。
该乡还利用广播、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引起家长对儿童的进一步重视。各中心小学采取课后劝导、上门家访等形式,做好家长的工作,积极争取家长参与,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的“六一”。
丰溪镇“爱心妈妈”助儿童
日前,丰溪镇举办了以“牵手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来自全镇百余名女职工踊跃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爱心妈妈”帮扶活动引起了干群的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爱心妈妈”每学期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临时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孩子和临时监护人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看望留守儿童,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及时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变化、学习成绩、生活困难,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爱心妈妈”的温暖。
桃源乡“亲子活动”乐童心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桃源乡开展了“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零距离的“亲子活动”。
该乡“爱心妈妈”团队一直坚持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此次活动一开展,“爱心妈妈”便纷纷走进各帮扶的留守儿童家中,开展赠一件学习用品、谈一次心里话、赠一件新衣服的“三个一”活动。活动中,“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开展了手工制作、绘画、唱歌、阅读等互动活动。
前进村三大关爱暖儿童
2009年7月挂牌成立的水坪镇前进村留守儿童服务站是市级留守儿童服务站,目前入住留守儿童32人。该村留守儿童服务站立足需要,实施三大关爱活动。
一是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提高家庭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的家教水平。开展对隔代家长或代理监护人的培训,提高监护意识和能力,启发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关心儿童的日常生活,重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建设,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努力提高第二监护人的家教能力和水平。二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放阅览室,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阅读、书画、象棋、器乐等兴趣小组活动,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三是开设亲情热线电话,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通话,帮助留守儿童了解父母打工的辛苦,学会感恩父母。
伸出友爱之手 温暖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我们的农村校园里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县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名。他们本应和其他未成年人一样得到父母的呵护,享受家庭的温馨。但由于与父母相隔甚远,有的思想品德得不到良好熏陶,有的知识教育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的身心健康得不到正常关爱。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县总工会、妇联决定,在全县发起“关爱留守儿童,共享和谐阳光”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并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当留守儿童教育的宣传员。帮助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及时向他们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先进的家教知识和方法,使他们真正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二、争做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可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通过电话、书信、看望回访等方式沟通联系,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正确、适时引导孩子成长,给予他们母亲般的关爱和呵护,使他们能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其健康快乐成长。
三、争做留守儿童的“爱心使者”。希望大家抽出一点时间,节约一点开支,奉献一片爱心,努力为留守儿童做好事、办实事。您可以选择无指向帮扶:每年由资助者将资助款交由妇联,由妇联代为选择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资助者与被资助的留守儿童一对一(或一对多、多对一)结成对子,资助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等相关费用。代理帮扶:资助者与被资助的孩子组成“临时家庭”,从经济和生活上帮助贫困儿童度过难关;感情帮扶:做留守儿童的家教辅导员和知心朋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的保护人。让所有远离父母的孩子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爱心、是责任、也是义务,更是博大的胸襟。“送人玫瑰手留香,雪中送炭心留暖”,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祖国的未来,请伸出您热情的双手,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关爱的蓝天。县总工会和全县各级妇联愿意为您搭建“爱心桥梁”,帮助您传递爱心,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参与到这项爱心工程中来,为祖国明天的太阳献上我们的微薄之力,为构建和谐竹溪作出积极的贡献!
联系电话:0719—2726332
竹溪县总工会
竹溪县妇女联合会
二0一二年五月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