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勇
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跨越发展的支柱,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式发展。 ——题记
初夏的竹溪大地,青山叠翠、万物峥嵘,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从谷竹高速到北环路、从人福医药生物科技产业园到鄂西北国际商贸物流园,重点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气势之宏伟、气场之强劲,令人振奋、让人激昂。
竹溪,正高举“项目建设年”的大旗,用120个气势磅礴的大项目撑起跨越式发展的明天。
大决策——加快发展,第一靠项目、第二靠项目、第三还是靠项目,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里。
【镜头回放】
2月11日,龙年新春伊始,县委、县政府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内容解读】
发展是硬道理。
竹溪,地处偏远,有着与别人无法比拟的区位、交通等劣势。这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如何发展?
面对存在的现实难题,竹溪的决策者们在努力寻求破解发展的“密码”。
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其生存的空间,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空气、土壤和水。
发展也是如此。每个地方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要想发展,就必须抓住优势,摒弃劣势,找准一条切合实际的发展之道。
正视县内实情,竹溪是欠发达地区,不管是经济目标,还是民生建设,无一不需要依靠项目的实施和带动;不管是发展生态和产业,还是旅游,都要靠项目作支撑。
纵观外部环境,今年以来,省市加大了项目建设力度,相继举行了重大项目开工仪式。省市下决心、下重手狠抓项目工作,我县没有任何理由不抓项目建设。
剖析项目本身,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一个新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一个新财源,只有源源不断地引进项目、建设项目,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理性思维、深层分析中,一个发展的科学决策敲定。
“坚持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大项目谋划、储备、争取、实施力度,着力引进龙头带动型、产业关联型、资源支撑型和科技环保型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竹溪。”在2011年11月召开的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阐述浓墨重彩。
三个月后的龙年新春,一个近几年少有、参会对象扩大到相关部门股级以上干部的大规模会议——全县经济工作会召开,重点项目建设成为会议的“主角”。
“竹溪要想加快发展,第一靠项目、第二靠项目、第三还是靠项目,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里。”县委书记余春存在大会上的的讲话锵锵有力。
“争取项目、扩大投资是推进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抓好了项目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县长余世明在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一石激起千层浪。
县委、县政府的这一高瞻远瞩的理性决策,赢得了全县上下的普遍认可和赞同。
【记者点评】
思路决定出路。县委、县政府科学分析县情,把握政策机遇,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拉长经济发展的“短板”,这是科学之策、这是发展之力、这是明智之举。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想为项目之所想、做为项目之所做,万众一心谋项目。
大项目——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筛选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60个重点争取项目和60个重点实施项目,力争重点实施项目总投资达220亿元
【镜头回放】
5月18日上午9时许,我县今年又一个重大项目——鄂西北国际商贸物流园开工建设。
【内容解读】
2012年的春天,在竹溪大地上,春的气息更浓更酽,如潮的春色令人陶醉、令人振奋。
因为,在这个春天,我县拉开了“项目建设年”的大幕,一个“春天的故事”开始了。
“县委、县政府决定,继续把今年作为‘项目建设年’,筛选了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60个重点争取项目和60个重点实施项目。”2月11日,县委、县政府吹响了重点项目建设“集结号”。
2月24日,规划投资30亿元的人福医药生物科技产业园奠基,“项目建设年”由此拉开帷幕。
此后,一个又一个项目建设的喜讯相继传来,铺天盖地、风起云涌。
3月5日,县委书记余春存与西部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远东在首都北京签约投资47亿元的科技产业园。
5月18日,鄂西北国际商贸物流园开工建设。
……
到目前,金铜岭科技园整体开发、龙王垭山水茶庄、北环路、洞沟电站、白沙电站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或复工建设。
项目开工之快、气势之大,凝聚着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汗水。
县委书记余春存、县长余世明经常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基层调研项目建设情况,现场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个专班、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抓到底的“六个一”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广大党员干部各负其责、明确任务、倒排工期,让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
项目的成功实施,也缘于项目的科学选择。
项目犹如苍穹中的星星,数不胜数。
如何研判和筛选?
依托区位、资源优势,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这是县委、县政府的共识,这是全县人民的认同。
经过集思广益、沙里淘金,人福医药生物科技产业园、龙王垭山水茶庄、北环路、污水处理厂、西关街片区改造、有机茶多酚开发等60个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实施项目“出炉”,涵盖了工业、商贸、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招商引资等各个领域。
人福医药生物科技产业园是60个重点实施项目之一,项目规划投资30亿元。项目建成后,我县将成为最重要的甾体激素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供应基地,年产值达100亿元、利税3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500个,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工农业污染最小化、生态环保最优化的建设目标。
鄂西北国际商贸物流园总投资3.8亿元,以建设汽车销售服务平台、建材交易中心、绿色产品交易中心、现代物流等配套设施为主。建成后,可带动相关产业实现收入6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
这一个个项目,都是发展的源泉,都是跨越的支柱。
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项目争取,两者齐头并进。
在项目争取上,我县抢抓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及对口帮扶、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竹房城镇带建设等战略机遇,确立了60个重点争取项目。
抓好落实是关键。为此,县委、县政府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制定了完善的项目争取方案,并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准确把握项目投资的重点,做到报的准、跑的准、抓的准,确保重点争取项目在年底前争取到位。
【记者点评】
措施决定成效。60个重点实施项目的顺利推进、60个重点争取项目的落实到位,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支持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得力的举措。因此,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这一“主题”,以超常规的举措,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概,让这120个重点项目在竹溪这片热土上生根、开花、结果。
大环境——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吸引力,必须把创优发展环境作为影响项目建设的第一要素,以环境大优化促进项目建设的大突破、大跨越
【镜头回放】
2月9日,县委书记余春存深入工业园区,与部分业主就企业发展软环境建设问题进行面对面、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业主们的建议。
【内容解读】
没有好的发展环境,项目建设就会成为空谈。
对我县而言,优化发展环境尤为重要,软环境更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抓好硬环境建设,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人居、生态、通讯、水电、卫生等生产生活条件,硬环境得到了空前改善。
同时,县委、县政府不放松软环境建设,把营造良好软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软环境得到优化。
但是,软环境也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实践反复证明,软环境是最‘硬’的生产力,是一个地方是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软环境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县软环境治理已到了非抓不可、不抓不行的地步了。”2月9日,在与工业园区部分业主交谈时,县委书记余春存开诚布公。
此后第三天,全县经济工作会召开。
“环境好比是水,项目好比是鱼,水深才能养大鱼。只有不断优化环境,才能吸引来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只有不断优化环境,才能让各类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实施。我县硬环境先天不足,区位比不上别人,交通比不上别人,如果软环境再比别人差,还拿什么与别人竞争?”县委书记余春存的讲话切中要害、语重心长。
“加强领导、突出重点、规范机制、营造氛围”成为抓好软环境的“关键词”。
上呼下应,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优化发展软环境大讨论的热潮。
执法执收部门纷纷结合各自的职能职责,查找在优化发展软环境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献计献策,针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表真知灼见。
5月上旬,我县召开“三服务一促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并下发了实施方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再次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人人都是发展环境”正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相信不久的将来,良好的发展软环境一定会成为竹溪的又一大品牌。
【记者点评】
环境决定项目。可以说,项目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环境的竞争,大环境吸引大项目、大环境留住大项目、大环境发展大项目。梧桐树树茂,凤凰纷纷栖。项目建设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力度。全县上下必须在优化发展软环境上下功夫,以十足的磁力、无穷的魅力吸引一个又一个项目在我县“安营扎寨”。
相关链接:http://zxxww.com/article.aspx?menuid=1290&tab=tab_News&tabid=12810
http://www.zxxww.com/article.aspx?menuid=1260&tab=tab_News&tabid=12937
http://www.zxxww.com/article.aspx?menuid=1260&tab=tab_News&tabid=13190
http://zxxww.com/article.aspx?menuid=1290&tab=tab_News&tabid=15582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