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城乡百里行】产业兴 百姓富 集体强

时间:2022-05-19 09:00:59      字体:  打印  播放

山坡上郁郁葱葱,漆树苗长势正旺,山坡下的产业基地里,二十余人挥舞镐锄管理茶园……5月17日,兵营镇罗汉湾村6组的竹溪县漆河种植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一片忙碌。

“今年我们合作社发展漆树林2600亩,茶园600亩,带动70余村民在基地务工增收。”该合作社负责人刘必要高兴地说道。

图片

2017年,刘必要在兵营镇成立合作社发展种植业,当年种植漆树林1300亩;2019年,他贷款200余万元再建1300亩,管理过程中创新施肥方法,给漆树苗施有机肥,促进漆树苗成长。2020年,他发展茶园600亩,2022年有100余亩茶园首次开园,创收4万余元。预计明年部分漆树也可割漆,5年后该合作社种植的漆、茶将进入稳定收采期,年产值可达300万元,常年可带动70余村民人均增收1.2万余元。

“荒坡种漆树,平缓基地种茶叶,我只专注发展产业,其他如流转土地、办证跑腿、产业奖补等事项都是镇、村负责,不花我精力,说到底,镇里良好营商环境才让我决定留了下来。”刘必要如是说。

图片

罗汉湾村委会旁一片茶叶基地,是该村青年熊远勇承建管理的600亩茶园。熊远勇曾在县城做电脑配材,年收20余万元,后经乡镇引回培养成为村党支部书记。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时,他成立紫檀农业专业合作社,承包300余亩土地种植茶叶,第二年再管理老茶园300余亩,今年茶叶开园,创收5万余元,合作社常年带动60余村民务工增收。

图片

发展漆、茶产业,留住了劳力,更给在家中老年村民提供了就业增收渠道。退伍军人汪东辉,原来买了个面包车跑出租,一年收入也就万余元,一家四人,母亲年老,妻子多病,后在合作社务工并参与管理,年收入4.5万元,一人务工养活养好全家。

罗汉湾村距县城70余公里,位于兵营镇西北部,421户1240人分布在18平方公里的高山上,大部分人只能进行传统农业耕作。如今,该村引进、培养能人发展种植、养殖业,带动在家村民就业增收,激发乡村活力。

图片

起垄、排滴灌水管、覆盖地膜……该村干部黄立兵正带领10余人,在大棚内忙碌,准备栽种朝天青椒。去年,该村整理出的60亩土地,建立设施蔬菜基地,采用订单种植,采收的朝天椒直供十堰永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年带动2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3000余元。

产业兴,激活乡村,带富村民,也鼓了村集体“腰包”。前年建成的占地19亩鱼塘,承包给能人伍长证,村收取5万元的承包款。山林、鱼塘、设施农业基地市场主体创业运营,村86亩的光伏发电,年可给村集体带来近30万元收入。

集体富,兴公益,反哺村民。“我也算村公益‘职工’,有事做,有收入。”公路保洁员方孝财说。他被聘为村公路保洁员,负责夕日垭到老村委会间5公里路,一周三次保洁,公路常年干净整洁。张发兴负责扶贫安置点的公厕保洁,他同时为6户散养五保老人洗被子、打扫卫生,保障了公厕干净、散养五保老人整洁。

像方孝财、张发兴一样,该村共有19个公益性岗位,一年支出13万元,负责管水、护路、环境卫生。(颜义众 万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