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土地托管“托”出种地新模式

时间:2022-05-10 08:53:23      字体:  打印  播放

年轻人不会种地,中年人顾不上种地,老年人凑合着种地,这是目前我县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面临的难题。随着竹溪贡米土地托管中心的正式运营,这些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竹溪贡米土地托管中心位于中峰镇青草坪村,以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竹溪贡米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投资900余万元所建,该中心占地10余亩,建设集植保服务站、粮食存储车间、农民培训中心、生活服务区、电子商务区等多个功能区于一体,服务面积达2万多亩。

1

竹溪位于鄂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传统耕作,费时费力又费工,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民务工不务农,导致抛荒田、半荒地时有发生,有地无人种和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十分突出。适度提高规模种植,大力开展土地托管,实现机械耕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途径。

近年来,县供销社以打造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为目标,以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土地托管试点,为农民水稻生产提供“链条式”、“保姆化”全程服务,初步破解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深层次问题,有力促进了地方现代农业发展。

2

县供销社以竹溪贡米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托管10000余亩水田,建立绿色贡米种植基地。以水稻生产托管为抓手,通过搭建平台、培育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等措施,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一条公共性、合作型、市场化为农服务的新路子,积极打造“农民进城务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的亮丽服务品牌。

3

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托管中心利用已有的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为托管农户开展机械化耕、耙、播、收等全程作业,提供田间各项服务工作,农户按时给付托管服务费即可,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据调查研究,仅育秧供秧、机械插秧环节、机械化作业与人工相比,不仅节约大量水资源、人力资源,每亩还可节省费用60元;机械化插秧比人工插秧每亩可增产75公斤,通过集中育秧,统一供种,不仅能够优化种子质量,还能解决长期以来该村水稻种子存在的杂、劣、滥现象,提高稻谷的附加值,上述几项,每亩水稻可节支增收近500元。

4

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把土地托管服务延伸到村头、田头和农民的心头,延长到农业生产全过程,不仅能解决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末端问题,而且能有效解决农村务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到位难等问题,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和机械化耕作的推广应用。通过托管中心统一耕作,以最少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控制病虫危害,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5

增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为服务三农探索有效路径。

通过土地托管,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统防统治,统一采购农资、统一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农民提供统一的服务,既解决了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拓展了增收渠道,又通过规模化服务促进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让农户分享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成果,为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径,通过整合资源、发挥职能,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独特优势,助力全县实现乡村振兴工作大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