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实拍竹溪采茶工的一天:谁知杯中茶,叶叶皆辛苦!

时间:2022-03-26 10:05:49      字体:  打印  播放

(全媒体记者 彭锋 秦首东)竹溪箭茶以早为贵,清明前采制更是极佳,故有“明前茶,贵如金”之称。作为全省产茶大县的竹溪,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好时节,我县各地的茶园也陆续开园,茶农采摘如火如荼。竹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用镜头聚焦采茶工们,记录下她们忙碌的一天。  

高山云雾出好茶,水坪镇锅厂湾村的百亩茶园就深藏其中,这里土质肥沃,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污染少,提供了出产好茶的天然有利条件。清明前后,是茶农采茶增收的黄金期,一天一个价的行情,让茶农们从春茶开采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叶明秀就是采茶工中的一员。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25

凌晨六点多,天刚蒙蒙亮,雾气笼罩村庄还未消散,叶明秀和丈夫就背着采茶篓出门了。三月的早晨,空气中仍弥漫着寒气,加之上山采茶,温度也非常低。叶明秀早早地来到茶园,仍不是最早的一个,好多比她还积极的采茶工已散落在茶园各个角落,他们像在挑选宝贝似的,寻找春茶冒尖最多的那一棵茶树。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27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30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32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34

天渐渐大亮,太阳爬上山头,气温也逐渐升高,有了露水的滋润,再加上阳光的照射,茶园的茶叶慢慢露芽、肆意生长,迎来了采茶工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采茶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个技术活,为了保证采摘下的茶芽既新鲜又美观,采茶工需要在采摘过程中统一品种、统一手法。叶明秀一边采摘一边示范给记者看,只见挺立在枝头的茶叶,跟她有默契似的,在手指尖的一捏一合中,便轻落到茶篓里。记者通过现场体验才真实感受到,原来采茶并非看到的那样简单,既不能用指甲去掐,也不能用手大把地去抓,要的就是眼疾手快,在两指间轻掰轻拉下,一叶一叶地采收。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38

采茶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采茶工不仅要长时间站立采茶,还要在茶园里不停地来回穿梭,从早到晚采摘八九个钟头,劳动强度不言而喻。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41

摘叶,进篓,再摘叶,再进篓,叶明秀熟练地挑选和摘采,不知疲倦地重复这些动作,累了就捶捶腰,渴了就把出门前带的水喝上一大口,为的就是能在高价采摘期多挣些收入。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44

中午十二点,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叶明秀急匆匆地回到家,下一碗面条就凑合地把午饭吃了。下午一点到三点,正是太阳最辣的时候,然而这些都不是采茶工要考虑的,她们在乎的是抢时间多采茶。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46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48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51

下午六点左右,经过一天的采摘,叶明秀背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来到了茶厂,以芽茶70元一斤和箭茶110元一斤的价格将今天采摘的鲜叶卖给茶商。叶明秀和她老公今天共摘了四斤左右的芽茶,卖了300多元,拿着自己的劳动报酬,她脸上没有了疲惫,留下的是欣慰。

夜幕降临,乡村的夜晚来得格外早。叶明秀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擦了擦脸上的汗珠,便收起了茶篓往家走去,明天又照旧上山采茶。

微信图片_20220326100154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采茶工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三月的竹溪大地,10万余农户辛勤耕耘在19万亩茶园里,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擦亮中国茶叶之乡品牌,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