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脚下延伸
——记翔荣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校长梁为
记者 李艳敏
“走进翔荣,走向成功”。不是口号,而是事实的展现。当提起翔荣电脑培训学校时,许多人仍心存感谢。在这里,众多城乡有志青年,通过电脑技能培训,找到了理想的职业;在这里,一批批谋求提升专业技术的人员,通过在这里学习电脑知识,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顺利晋升了职称。在这里,迷茫无助的人们找到了自己的人身价值。
斗转星移,翔荣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从最初的一个培训学校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十年来,曾面临从竹溪电脑培训界消失的翔荣,发展到了现在拥有机房5间、理论教室1间,高性能液晶计算机120余台,培训规模达400余人的翔荣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是什么让这个最初师资力量匮乏面临倒闭的电脑培训学校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全县电脑培训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又是什么让这个当时并不起眼的电脑培训学校声名远播,成为全县人民所熟知的知名电脑学校?日前,记者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走进位于城关镇建设路(红光市场对面)的翔荣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去探究它重生壮大的足迹。
二者难择,路在何方?
在翔荣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记者见到了学校校长梁为。一米七几的个头,干净、帅气,总是露着自信的笑容的脸上架着一幅斯文的眼镜。
计算机高校毕业后的梁为于2000年在北京西城职工中专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期间,曾在多个电脑培训学校兼职。2003年与妻子陶瑞宇喜结良缘。2004年,梁为加入了美国CBE集团,因为技术能力强,人勤快,踏实肯干,得到了上司的肯定和器重,提拔他为CBE(中国)有限公司IT技术部经理。工作的同时,进修于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网络工程师培训班,获得微软中国MCSE认证,并获得中国继续教育学院网站开发工程师认证,经营师职称。此时的他,工作如日方升,享受着丰厚的薪资待遇。夫妻二人均在北京工作,生活虽不富裕,但小日子过得也算舒坦,也正谋划着在北京买套房子扎下根,再让爸妈来享享清福。当年两人便把爸、妈接来北京,谁知老人过惯了乡下宁静的生活,待了不几天便回了老家,之后说什么再也不愿去北京了。本想着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的美梦就这样破灭了。然而就在刚过不久,一晴天霹雳的消息从老家传来:“母亲病了,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可怜天下父母心,梁为的母亲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怕连累自己的儿子和媳妇,为避免不必要的花费,自己悄悄的从医院回到了老家。梁为和妻子随即从北京赶回老家,通过长时间的沟通,母亲终于答应去十堰太和医院进行治疗。住院期间,梁为和妻子寸步不离的守护在母亲床前,直到身体康复出院。回到家后,梁为和妻子安抚好母亲的情绪。因工作原因,不久便乘上了进京的列车,回到北京后的梁为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母亲,当得知母亲心情郁闷,化疗导致的饭量渐少等情况后,更是心急如焚。心想:“要是自己陪在母亲身旁,母亲或许会过得开心些。可是,工作怎么办呢?好不容易才有了点成绩,就算是不做了,回老家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就这样,梁为被夹在这两者中间,进退两难。
柳暗花明,路在脚下
2007年春节,梁为和妻子回家陪母亲过年。一天,亲戚来访,闲聊之间提到了自己对孩子在县城培训班学习电脑的质量情况感到不满,担心孩子的出路。这一现象深深震憾了长年在外工作的梁为。他明白,这亲戚的孩子其实只是目前溪城广大青年的一个缩影。其实,这几年回家他都对竹溪计算机培训市场有过了解,他觉得竹溪目前计算机的培训学员还不能跟大城市的适用人才形成对接,结合自己在北京从事多年的培训经验,他认为竹溪的计算机培训事业还有更大的发展前景。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就在此刻,一个想法在他脑海闪现了出来:“创办电脑培训学校”。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满口支持。“其实体现自己人身价值的方式很多,自己的工作做的再好,赚再多的钱,那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但如果把自己工作做的好的手艺传授给别人,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体现自我价值,那不是更好吗?况且,在家乡创办学校也圆了我和家人一起生活、赡养老人的心愿,岂不是两全其美?”梁为对记者诚恳的说。
说干就干。梁为和妻子过完春节便来到北京工作的单位,把工作全部交接完毕,于5月份回到了家乡,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一段时间下来,并没找到合适的教学基地,后经朋友介绍,了解到城内一家名叫“翔荣”的电脑培训学校,老板有意将其转让。梁为便前去咨询,最后成功转接过来。于2007年6月份正式挂牌运行。
“为什么热门的行业很少人来学?为什么学员在学校呆了足够的时间却说学不到东西?为什么学员完成学业后却找不到工作?”一连串的问题都是梁为接转翔荣后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调整办学思路,让学员学到实用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量多地掌握电脑应用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各类电脑程序;就是尽其所能的不断改善硬件设施,使不同阶段的学员学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电脑知识。梁为是这样想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刚开始创业,各方面都有些困难,整个教学工作都是我和我爱人两人承担。我爱人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师职称,Adobe认证平面设计师,先后获得会计师、高级经营师职称,曾任职于北京成人教育培训学校、北京杰创电脑培训学校、北京龙华计算机商务学校、北京道维税务师事务所;擅长于现代电子商务、平面设计、会计实务等教学。我相信她的实力,事实证明,她没有让我失望。只不过,这些年,真是辛苦她了。”记者面前的梁为谈及此竟红了眼圈。从他的眼神里,不难看出对爱人的心疼、愧疚以及欣赏。
电脑操作性强,注重对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梁为调整培训方向又一决策。学校在进行专业理论授课的同时,大量的时间是让学员有机会针对性地参与各项实际操作。如电脑维修班的学员要经常练习拆卸安装、组装电脑;网络工程班的学生专门联系一些网络安装的业务,让他们进行实习锻炼;办公自动化班的学员专门进行电子排版、电子印刷方面的培训练习……这都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工作能力。
在学员就业方面,梁为积极探索、开拓稳定的外省基本地就业市场,先后同国内最大的计算机数据服务外包企业华道数据、巨宝精密加工(江苏)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达成委托培训协议,为学员就业提供了平台。
桃李芬芳,路愈走愈平
学校以社会效益为出发点,根据社会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训社会所需的、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开放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办学理念;以热诚、专业、发展、创新为办学宗旨,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2009年被评为我县首家计算机在线考试站,2010年翔荣与悦华进行重组,整合成立竹溪县翔荣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参训学员实现了历史大跨越!除了城区的,还有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不少家庭比较困难。为此,梁为和妻子时常抽时间组织家访,对确有困难的学生以及残疾人,给予减免学费等特殊照顾。同时,为学员提供免费宿舍,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时查寝,全方位视频监控,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学习。
目前,已有众多学员通过刻苦努力学习,用心钻研,学成后开创了一片自己的商海。也有学成后靠着熟练的技术和踏实的干劲在工作上取得了不菲的业绩。
丁鹏,2008年硬件全科班学员,通过近半年来的学习,成绩优秀,先后在多家电脑公司做售后技术支持,很受客户赏识,赢得了很好的口碑,通过他本人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的工作,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肯定,在2年以后他成功的开始了自己创业,自己当起了老板,在仿古街跃进桥头,开起三星电脑专卖店,还将自己在翔荣的同学也招来工作。
方圆圆, 2009年商务办公班学员,性格开朗,勤奋好学,现就职于竹溪电信公司。
王圆圆,本校2010年商务办公班学员,稻花香活力天使选拔赛“最具活力奖”获得者,性格开朗,勤奋好学,现就职于宏达建筑公司。
胡晓凤,2010年全科班学员,学习期间刻苦努力,曾在竹溪某电脑销售公司任职,现就职于武汉米兰婚纱影楼,主要负责美工设计及视频制作。
席晓菲,2010年平面设计班学员,诚实勤奋,责任心强,做事一丝不苟,现就职于大雅婚纱影楼。
这些都是学习结业后由学校推荐就业的学子们,经过短短半年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已在各自的岗位上走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路。一路上,学子们牢记母校谆谆教诲,脚踏实地地做人,兢兢业业地工作,用他们的成就为母校谱写了一曲曲骄傲的成材之歌,为母校书写了亮丽的色彩!
2011年,竹溪县翔荣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被评为“雨露计划优质培训基地”、“湖北省就业培训”定点机构。
前进之路,将永不停息
目前,学校已发展为有高级职称教师1人,技师2人,中级职称教师3人的强大教师队伍,实行标准的普通话教学。计算机主讲教师有2名,辅导教师3名,学校特聘高级职业指导师1名,有教务管理人员2名。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机房5间、理论教室1间,拥有高性能计算机120余台套,全部采用当前最领先配置,并全部配置了液晶显示器,配备有便携式移动笔记本电脑、文件服务器、柯尼卡高速复印机、便携式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刻字机、数码相机、视频采集处理器、电子集中授课系统、无线局域网等辅助教学设备,全部支持多媒体教学。
近日,学校同北京华道数据(中国)有限公司签定了年输送350人的人才定向培训就业意向、同福州垒丰针织有限公司达成培训就业意向,为有就业需求的学员提供了成功就业的保障。
谈及学校未来发展,梁为说:“办学校不仅仅是为了财富的获得,更应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我将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对参训学员进行学费减免补贴,让学员得到实惠,花更少的钱学更多的东西;联系更多、更好的就业单位,拓宽就业渠道;申请转型,将目前单纯的电脑培训转向会计、电气焊、家政服务等综合实用型发展。为竹溪技术教育、服务更多有志青年尽自己更大的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翔荣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凭借其创新的发展模式和团结拼搏的精神铸就了一个优秀的品牌,在竹溪县家喻户晓,成为溪城社会力量办学的楷模。我们诚挚地希望,他们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住阵脚,一如既往地脚踏实地,勇于创新,迎接未来的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