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初以“兴水利、清塘堰、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的新“三万”活动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县政协的具体指导下,中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积极配合、协调市县驻村工作组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响应,突显特色定好调。全县新“三万”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该镇党委政府便迅速召开全镇新“三万”活动动员和部署大会,同时成立深化和拓展“三万”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全镇各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市县驻村工作组协调、联系,及时到所联系村组检查指导工作,各村村“两委”也密切配合,为活动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次“三万”活动中,该镇立足实际,突显特色,坚持以“进村入户访民情、政策宣讲除疑惑、唱读经典受教育、化解矛盾促和谐、结对帮扶办实事、堰塘整治惠民生”为载体,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进农村,宣传农村政策,梳理排查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塘堰整治,兴办实事好事,为促进全镇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夯实基础,为全镇新“三万”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广泛发动,群众为本齐参与。该镇广泛发动全镇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红色歌曲传唱,坚持大喇叭与“小广播”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红歌的覆盖面和形响力。在塘堰整治和其它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挨家挨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到群众有呼声、有意向,政府就有回应、有举措,真正让老百姓成为项目建设的决策者、参与者和得实惠者,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个新“三万”活动中,全镇人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热情持续高涨,共计投工投劳20万个,捐款捐物300余万元。
(三)突出重点,解难帮困出实招。活动中,该镇坚持以塘堰整治为重点,不断帮助群众分忧解困,兴办好事实事,推动活动深入发展。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活动中,各工作组将走访上访户、意见户作为走访的重点对象,通过搞清上访或反映问题的根源,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化解信访难题为突破,引导上访户、意见户通过合法有序的途径反映自己的合理诉求,集中化解了一批信访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开展塘堰整治。该镇坚持以加快民生水利建设为核心,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沟渠整修和塘坝清淤扩挖为重点,以确保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全镇水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整个活动中,全镇共计完成53口村组当家塘清淤扩挖和新建任务;进行沟渠整修和新建5000米;同时,大力开展河堤、拦河挡等水利工程建设,全镇共计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300余万元,改善灌溉面积1.1万亩,解决了农村20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健全机制,确保成效管长远。在此次新“三万”活动中,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探索农村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路子。一是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政策、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主线,以开展“五讲五访”、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二是大力引入市场机制,积极鼓励民间参与、投资兴办水利,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经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真正达到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实现了群众、社会与政府部门的互利共赢。三是结合水利普查和塘堰整治成果,对全镇的塘堰等水利基础设施建档立案,逐个明确管理维护责任人,一一签订管护责任书,实行管护奖惩问责制,着力建设水利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四是在塘堰整治过程中着力探索建立起对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配套机制,通过塘堰整治工程极大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目标。(李配双)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