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走近中峰的青草坪和同庆沟片区,阁楼林立,绿树成荫,佳木葱茏,白鹭翩跹,鸟语盈盈,田野旖旎,让人如临画中……
今年来,该镇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宗旨,续丰富片区的建设内容,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按照“美丽乡村示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贡米文化旅游区和乡村旅游度假区”四区同创的建设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让中峰成为县城居民休闲旅游之地,身心休憩之乡,生态宜居之所,建成全面发展的生态“后花园”和县城“副中心”。
以生态建设为重点,打造“县城后花园”。发挥地处城效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让生态空间、农业空间环绕县城周边,让中峰及县城居民置身绿色田野、山林和清水中,真正实现生态良好,休闲宜居。一是建设绿色田野。以“绿满荆楚行动”“绿色示范乡村”建设为契机,组织机关干部、农户开展绿化美化田园。完成生态造林150亩,道路绿化30公里,河道绿化5公里,义务植树10000株,林业育苗500亩,管护核桃基地7200亩。二是建设绿色景区。完成片区生态景观河堤、公园和景观亭建设,积极推进同庆沟古山寨、龙虎潭瀑布、甘宗祠等生态人文景观建设。建成了以绿之恋为主的园林观光和以清凉寨为主的3星级“农家乐”,邓家坝村荣获全省第三批“宜居村庄”称号。三是开展“清水”行动,确保一河清水出中峰。定期对集镇、中心村、国道和竹溪河中峰段主支流内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加强河流污染监管,通过网站、展板建立了河道污染曝光台,发现一起,通报一起;重手整治乱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固废垃圾、养殖户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等违法行为,让“母亲河”恢复秀丽本色。
以片区建设为抓手,打造县城“副中心”。中峰地处位于县城西郊7公里处,346国道贯穿全境,是竹房城镇带建设区。自竹房城镇带建设启动实施以来,该镇大力推进“宜居中峰”建设,围绕原生态主题和建设目标,重点推进青草坪和同庆沟片区的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生改善、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等五大大工程建设。完成景观河道、产业基地、特色休闲景点、路网综合整治、乡村文化广场、自然瀑布开发、贡米山庄、生态停车场等重点工程建设,形成了人口集中、产业支撑、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的体系。目前,从镇内346国道沿线的高桥头、花桥寺、青草坪、汤家坝、中峰观等5个小集镇为基点的城镇体系已形成,境内建成了“一线穿五珠”的十公里城镇带,城镇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主街道长度超过3000米,中峰镇与竹房城镇带交相辉映,与县城融为一体,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城副中心。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巩固文明卫生成果。一是加大文明卫生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让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营造文明中峰的氛围。二是定期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对道路、村庄、河道、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整治, 开展村镇户院“三清三拆三建”(清垃圾、杂物、路障,拆临路猪圈、厕所、废弃设施,建水泥场坪、门前花坛、沼气池),优化美化生态环境。三是建立村、组、户、院的垃圾清运保洁的长效机制。通过“一事一议”和政府以奖代补的方式,保障了垃圾清运资金需求,每月对各村环境卫生工作考评通报,确保乡村垃圾清运处理工作有资金保障、有清运队伍、有机制运行。(蒋天翔)
注:本文已发2014年6月16日《今日竹溪》第二版
注:本文已发2014年6月16日《今日竹溪》第二版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