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6月30日,走进中峰镇看到,该镇积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以“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为载体,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以传统文化对接现代文明,积极挖掘传统家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家建”示范引领作用,持续运用好家风培育好乡风。
家规家训正家风
“勤劳万物不缺,懒惰一无所有。”在樟扒沟村委会的显示屏上,该村村民的家规家训一一弹出。
“放眼望去,这50余亩农田没有一分地荒着,我们一家人在田里种上了水稻、绞股蓝、莲藕等农作物。老一辈经常告诉我们要勤劳付出,家庭才会井井有条,家里才会幸福和气,只要身体活动得了,我就不会停止劳动。”樟扒沟村村民刘仁忠指着农田里的水稻说道。
近年来,该镇深挖家规家训文化,打响“家规家训进万家”品牌,通过群众自主上报、干部入户走访、集中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镇域内群众的家规家训及治家格言,探索了“人立言、家立规、族立训、村立约”的模式。
截至目前,该镇共收集了刘姓、甘姓、徐姓等22个大姓59条家规家训以及105条治家格言。
与此同时,该镇将“信、俭、礼、让、善”等古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家规家训按照统一牌框规范制作,分别布置到村内醒目位置,时刻教育警醒村民不忘家规家训,真正达到了“传家训、立家规、正家风、纯民风”效果。
家建档案记变化
“这本家建档案详细记录了我们家的大变化、收支情况以及微心愿等内容,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以后老了还能拿出来看。”在家建主题户院会上,小南沟村村文书敖金菊向村民表明心声。
“今年上半年,我们农家乐的收益是20万元左右,今年的年度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变为现实。”小南沟村塘口农家乐负责人刘俊杰一边翻看着家建档案一边说道。
以家庭为单位,每户建立家建档案,自觉撰写家规家训,记载家庭基本情况、记录村民家庭变化、记住美好幸福生活。
通过召开家建档案业务培训会,干部入户培训指导,引导村民正确填写家建手册。
截至目前,中峰镇共同缔造试点村的家建档案已实现全覆盖,非试点村同步正全面推行。
先进典型树榜样
“我经常教育子女和晚辈‘兄则友,弟则恭’,我的4个儿女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再到各自组建的小家庭,始终坚持良好的家风观念经营家庭,其乐融融。”同庆沟村村民刘仁勇擦拭着“五好家庭”的牌匾说道。
“刘爷爷的家风故事,妈妈经常讲给我听,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始终以此为行为准则,从不浪费粮食,还呼吁身边人自觉做到‘光盘行动’。”同庆沟村后备干部刘邦俊注视着刘氏家规说道。
近年来,该镇常态化开展“好公婆”“好儿媳”评选活动,树立“好人榜”,充分挖掘“五好家庭”、中心户长的典型案例,在宣传对象、宣传内容、表达方式上细研究、下功夫,已挖掘出《刘仁勇:言传身教传承好家风》《李金芝:十一年的坚守,书写人间孝悌》《江有荣:孝顺传家久,家风继世长》《龙合安:以水养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公益事业》等家风故事,并在村内显眼的地方进行公示,让身边人影响身边人,在全镇营造“人人争当模范,人人学习榜样”的浓厚氛围。
家风宣讲纯乡风
“了解了老祖宗甘继芳以身拒贼的忠烈事迹,听了甘期勇退休不褪色,热心调解矛盾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甘氏后人甘毅推开甘宗祠大门介绍道。
为进一步宣扬家规家训家风的精髓,甘家岭村充分发挥甘宗祠阵地优势,组织甘氏后人,举办了“甘氏家风故事宣讲会”,弘扬甘氏优秀家风。
该镇借助同庆沟村家风馆、小南沟村乡贤馆、甘家岭村甘宗祠、青草坪村家风文化广场等教育阵地优势资源,组织刘仁勇、江有荣、李金芝等先进典型开展家风故事宣讲活动,引导村民读懂家规家训的意义、了解家规家训的历史与传承,号召村民争做“五好家庭”典型,让优良家风文化人人知悉,自觉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承者。
截至目前,该镇已举办家风故事宣讲会42次,实现宣讲活动全覆盖。(陈智敏)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