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邹颖颖 通讯员 刘兵)“和谐家园共同建,家庭幸福春满园。”6月9日,走进中峰镇刘家湾村,绿荫环绕、草木苍翠,走进村庄,一幅秀美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清澈见底的溪流溪石,郁郁葱葱的农作物和瓜果蔬菜苗儿茁壮成长,整个小村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油墨画正在一笔一笔的勾勒着......
打造坚强堡垒 创新基层治理
坚持支部引领,以小组、集中院落为基本治理网格,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中心户+农户”的四级治理体系,将全村157户农户划分到3个小组,成立3个党小组,选配3名党员担任小组长。充分利用村内“三师三员三老”、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资源,选取刘克力、邱国旗等5名党员和群众担任党员(群众)中心户长,构筑起以党支部引领、党小组长组织实施、中心户长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的坚强堡垒。
党建引领家建 培育良好家风
加强党组织在家庭建设中的引导,发挥家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党建+家建”为抓手,大力开展“五好家庭”“十佳模范家庭”评选活动。2022年以来,老党员刘克成、刘克力等10户家庭被评为“十佳模范家庭”,叶桂香、刘志明等5户被评为“五好家庭”。
将良好“家规家训”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融合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增强广大村民参与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主体意识,形成“全民参与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该村已评选出“十佳模范家庭”10户,“五好家庭”5户、收集家规家训3条、讲家风故事1场。
探索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和“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的双积分制管理模式,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公益活动等常规性项目和“五好家庭”、“优秀共产党员”评定等活动纳入到“双积分制”测评体系中,对于表现特别突出家庭,纳入村级“红黑榜”进行张榜公示”。
夯实基层治理 共建美好家园
坚持以“共同缔造”为出发点,组织党员群众携手共建,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支部带领3名党小组组长,扎实开展“户户走到活动”,开展党员群众共填家庭档案,全程复盘每户院前院后、改前改后、说事前说事后的对比变化,增进群众的感恩意识,提升群众的认同感和幸福感。用面对面拉家常、听心声的方式,收集群众的诉求和“急难愁盼”的事,形成“微心愿清单”。利用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群众微心愿党员来领办”活动,村内每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主动认领1个微心愿,到包联农户家中共同制定愿望实现计划,带领农户共同实现“微心愿”。
截至目前,已收集微心愿12个,完成了9个,有效地拉近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通过搭建“众人来商量”议事协商平台,由党员(群众)中心户长担任说事人,定期组织村民围绕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公共设施管护、惠民政策落实、低保动态清理、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等内容开展说事议事活动,坚持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工作要求,发动群众有序参与村级事务。
今年以来,已组织召开户院会13场,共同决策产业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低保动态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秸秆禁烧等重大事项8件。
创新工作机制 共建平安家园
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探索推行’一五一十‘多元共治机制,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村级治理中。即通过党建引领搭建“一”个众人来商量平台,确保“五”天内妥善处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运用“一”套“三早两全一勤”有效方法化解基层矛盾,发挥“十员”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与群众一起共同缔造和美平安家园,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解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幸福密码”,谱写构建多元化社会治理格局的“协奏曲”。
举办“当好六大员、共建美家园”活动。组织5名党员(群众)中心户长,挂牌亮身份,开展“当好宣讲员,让党的声音到户。当好办事员,让代言代办到户;当好调解员,让矛盾化解到户;当好引导员,让共同缔造到户;当好监督员,让文明乡风到户;当好示范员,年底评选出一批优秀的中心户长进行表扬,提高共同参与村级服务管理的积极性。
开展“六访六促”活动。用活用好村内党代表和人大代表,设立“两代表”工作站,开展“六访六促活动”,将代表履职范围延伸到田间地头和农户的家中,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为代表搭建在一线工作的“大舞台”。
美好环境,人人向往;幸福生活,人人追求。该村牢牢把握“五共”核心要义,探索实施“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中心户+农户”四级治理体系,构建了“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