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能力作风建设 助推城市品质提升
——访城关镇党委书记柏元军
“‘新春第一会’聚焦能力作风建设,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竹溪篇章的宏伟蓝图,强调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建设,促进城市和产业‘双集中’,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城市更新,以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提升城市品质。”日前,城关镇党委书记柏元军接受采访时表示,城关镇将坚持把能力作风建设融入城市品质提升,用能力作风建设之“力”推动发展提质提速,用加快发展之“果”检验能力作风建设成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规划引领,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一是围绕“人”,吸引人口聚集。充分发挥省际口子县区位优势,围绕打造节点县城,提升城市吸引力,推进农村人口进城、外来人口扎根、流出人口返乡、在家人口稳定,推动竹溪成为鄂渝陕毗邻地区教育、医疗、就业、旅游吸附地。二是围绕“城”,抓好城市建管。坚决落实县城规划,优化生态空间布局,科学规划土地使用,拓展延伸城镇空间,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县城一杆多线改造和微循环道路改造,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体育馆、城市公厕、便民摊位,解决堵、乱、散等“城市病”,打造有温情的县城。三是围绕“产”,推动产城融合。以“358”建设经营模式为主导,积极谋划项目,围绕“打造重点链,唱好融合戏”,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重点培育优势产业,借武陵不夜城火爆出圈契机,积极推进产业规模升级,激发消费新活力。
树立经营理念,推动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一是抓特色。持续做强茶叶、蔬菜、油茶等优势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二是抓融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培育和建设一批产业融合基地,依托武陵不夜城,打造一批星级民宿。三是抓品牌。借武陵不夜城火爆出圈,出台文旅消费惠民措施,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唱响以“东门过早,西关夜市”一河两岸经济带为主题的消费品牌,打造灯火不息的滨河经济带,放大县城周边景区品牌效应。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补齐城镇民生建设短板不足。一是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着重解决排污、停车、绿化、公用设施配套等突出问题,推动东郊、西关、鼓楼、幸福建设完整社区,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社区服务短板,推动15分钟活动圈全覆盖。二是推动竹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竹溪河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做好竹溪河水质有效保护和修复,着力创建“五无”乡镇。三是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整治“五乱”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四是推动城市道路交通提升。优化城市路网结构,配合实施城北大道沿线城中村改造,推进甘露寺路(桥)延长线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城市停车场。五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广共同缔造理念,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精准高效满足群众需求。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