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们村3个经营性扶贫资产为村集体增收了11万元,我提议今年把这笔资金用来发展大棚蔬菜,再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日,兵营镇麻湾村支部书记赵昌柱在村民大会上如是提议。这是该镇通过“四议两公开”管好用活扶贫项目资产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该镇麻湾村在去年对确权移交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整合,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民入股”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一村多产”的发展格局,将400余亩老茶园、3家合作社和3个加工车间盘活用好,发展新茶园800余亩,食用菌50万棒,黄花200亩,生产绿茶4000余斤,红茶1000余斤,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11万元。今年,为了用好扶贫资产收益资金,该村通过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决议等程序,对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分配进行了民主决策,并通过村务公开栏把决议结果、实施结果向全体村民公示公开,让广大群众明白扶贫项目资产收益的去向。因此,新发展的40亩大棚蔬菜种植项目得到了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近年来,该镇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脱贫群众和集体经济双增收为核心,在明确资产权属的基础上,突出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引导各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形式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确权登记、移交经营、收益分配。全镇10个村通过合理使用扶贫资产形成经营性资产项目有52个,都发挥了较好的效益,既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又为脱贫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实现了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据了解,该镇的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增收近100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就业2000余人。(余祥明 王森)
今年,为了用好扶贫资产收益资金,该村通过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决议等程序,对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分配进行了民主决策,并通过村务公开栏把决议结果、实施结果向全体村民公示公开,让广大群众明白扶贫项目资产收益的去向。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播放视频影音、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广泛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以及正确食用加碘盐对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宣传什么是碘缺乏病、如何区分加碘盐和非碘盐、怎样正确使用碘盐等内容,有效提高了群众对...
1、凡本网注明"来源:竹溪新闻网"、"来源:竹溪论坛"或"来源:今日竹溪"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竹溪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竹溪县委机关杂志社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竹溪新闻网注明"来源:XXX(非竹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2729868 0719-272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