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溪新闻网讯 近年来,蒋家堰镇按照“品种多元化、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加工规范化”的要求,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一大早,走进蒋家堰镇蔓荆沟中草药博览园基地里,几十个工人正在忙着给白芷除草,农业站和基地的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工人栽种。蔓荆沟中草药博览园基地种植有白芷、秸秆、虎杖、板蓝根、白菊、通萍、牡丹、白芍、车前草、蒲公英、黄参、百合、金银花等中草药158余种500余亩。撂荒地变基地,博览园发展起来了,给周边的贫困群众也带来了福音。除了土地流转费外,这里还就近解决了村里许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荒地上有了产业,蔓荆沟村三组村民赵功英今年56岁,家中只有她和老伴两人,两个女儿都嫁出去了,自从发展中草药基地,她就在这务工,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们在这做农活,离家近,每天还能赚个百来十块钱,能自力更生,就不给子女添麻烦。”赵功英笑着说道。
曾经一度选择外出务工的村民,现在留了下来,当上了产业工人。蔓荆沟4组村民吴志福说:“往年我都在外地打工,现在来基地务工,一个月能稳定赚到3千多。“在他的带动下,吴志福的妻子谢自珍也来到基地务工,她家里7口人,两个女儿正上初中,今年她和丈夫双双选择留在村内基地务工,不耽误挣钱,还能照顾小孩读书。
笔者了解到,蒋家堰镇中草药博览园由兴绿专业合作社打造而成。基地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行模式,由合作社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部分群众提供岗位,以保障其就业。自基地成立以来,通过中药材基地土地流转和生产劳务,已结算土地流转和生产劳务费170万元,带动本地农户495户2518人,其中贫困户116户406人,目前,基地有2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基地长期务工,合作社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让贫困户体会到了在家门口劳动脱贫的实惠。
蒋家堰镇中草药博览园负责人贾升涛介绍说,为进一步发挥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整体优势,加快蒋家堰中草药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基地将计划建成中药材GAP种植示范区、野生仿生种植区、水生药材种植区、珍稀名贵种植区、竹溪单方区、药食同源区、名贵木本种植区、百草园区等配套设备设施。最终将该基地打造成集科研、教学、生态旅游观光一体的综合性博览园。(蒋天翔 董政宏 )
报告会上,杨大才以《开启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两大成果及其意义、决胜全面小康伟大成就,“十四五”时期的新特征新要求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对全会精神作了深刻讲解和阐述,宣讲报告全面系统、重点突出、生动翔...
据悉,竹溪县关垭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是一家以经营旅游开发,园林绿化设计、施工,苗木种植销售,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农旅型企业,在成立之初该公司在关垭子、土城子两村流转土地800亩栽植茶叶,计划到2021年上半年流转土地面积达1000亩以...
蒋家堰镇举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建成“七大农旅综合片区”、“九大茶叶专区”、“五大漆树特区”、“两大传统农业体验区”,累计新发展茶叶基地9000亩、生漆基地3500亩、蔬菜基地300亩、树莓基地200亩,中药材基地800亩、糯稻200亩、薰衣草1000亩、管护核桃基地3000亩。
二、重点整治辖区内餐饮单位和夜市摊贩的经营范围,严禁制售野生鱼类的食品经营行为,摸排追溯野生鱼的采购渠道,从餐桌上堵住野生鱼类消费市场。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蒋家堰镇多措并举,严格按照省、市、县关于防汛抗汛相关要求,认真落实上级防汛工作决策部署,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全力筑牢全镇防汛“安全堤”。
1、凡本网注明"来源:竹溪新闻网"、"来源:竹溪论坛"或"来源:今日竹溪"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竹溪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竹溪县委机关杂志社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竹溪新闻网注明"来源:XXX(非竹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2729868 0719-272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