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在查看海昏侯墓出土的雁鱼灯(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原标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青铜雁鱼灯 类似长信宫灯
记者在海昏侯墓文保房中看到,新发现的雁鱼灯共两盏,均为青铜质地,其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介绍,整盏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4部分套合而成。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
“雁鱼灯不仅工艺精湛,还蕴含着古代的科学原理,充分体现了古人智慧。”信立祥说,灯罩设计为两片弧形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
鱼和大雁的身体都是空心的,点燃灯油或白蜡后产生的油烟被灯罩挡住,不能乱飞,只能向上进入雁和鱼的体内。信立祥推测古人在雁腹中注入了一些清水,烟尘可溶入水中。此外,雁鱼灯的4个部分均可自由拆装,以便揩拭和清理烟尘。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汉墓中出土的铜灯可分为盘灯、虹管灯、筒灯3大类。此次出土的雁鱼灯属虹管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也属此类。虹管灯的特征是: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之溶于水中。
信立祥认为,雁鱼灯在当时造价极其高昂,不是普通百姓能使用的,有可能是一种只在高级贵族中流通的商品。
1、凡本网注明"来源:竹溪新闻网"、"来源:竹溪论坛"或"来源:今日竹溪"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竹溪县委机关杂志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竹溪县委机关杂志社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竹溪新闻网注明"来源:XXX(非竹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2729868 0719-2722699